1. 名著阅读
(1) 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高不可及的艺术范本,《昆虫记》和《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这样的史诗作品。

英雄史诗

我于一八八六年生在四川仪陇县马鞍庄。我的家族是穷苦的佃农……一九一二年下半年,我被任为云南讲武堂学生的队长,并在校里教投战术学、野战术、射击术和步枪实习……我在一九二二年十月问到达柏林,那时年纪三十六岁左右。我一找到中国共产党,当场立刻加入。这是一九二二年十月间事。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选文中的“我”是( )

A. 贺龙 B. 徐海东 C. 朱德 D. 毛泽东
(2) 请你参照示例,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种昆虫进行简要介绍。参考角度:形态习性喜好劳动繁衍死亡品质……

昆虫(史诗)

示例1:院蜂——它的形态比蜜蜂更为修长,尾部有一道油光锃亮的沟槽,背部有漂亮的褐色与棕红相间的斑马纹腰带。

示例2:隧蜂——它做事一丝不苟,一生忠于职守从不妥协让步。

A.圣甲虫           B.蟋蟀           C.蝉

我选(只填序号)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性学习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小题。
(1)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根据地,采访考察后完成《红星照耀中国》,该书在世界上引起轰动。阅读以下文段,分别写出对应的人物

①他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②他童年时差点被祖母溺死,幸而被舅舅解救。少年时做过放牛娃,做过矿工,当过鞋匠学徒,到烧碱矿做过工。当兵后,走上革命道路。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是个很活泼的人。

③他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每次作战不管大小,他事前总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他的主要战术一般都很成动,因为他细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

(2) (人物形象)请你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任选一位英雄人物,参照示例,写出其名字和一个体现其可亲而有趣的细节。

示例:毛泽东。凌晨两点还在接受斯诺采访的他,欢呼着扑向一只僵萎的飞蛾,将飞蛾彩色的翅叶夹进二本书中。

综合性学习 普通
3. 学校开展“人无信不立”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 【任务一:名著知诚信】走近名著,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作品

人物

相关信息

思考

《红星照耀中国》

                 


他口才很好,“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

纪实作品要求“用事实说话”,结合整本书的阅读,说说斯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红军15军团司令,出身窑工,打仗十年,八次受伤。

(2) 【任务二:讲座明诚信】一中学校学生会已联系好某大学夏教授,在9月15日下午3点给全校学生做“人无信不立”主题讲座,安排校学生会主席张明同学提前一天打电话确认。请根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张明:①                                         

夏教授:张明同学,你好!

张明:夏教授,打扰了!今天给您打电话,是想和您确认一下,②                                                            

夏教授:没问题,我会准时参加的。

张明:③                                 

(3) 【任务三:谈论识诚信】在诚信与利益的天平上,人们迷失了自己,往往把利益看得太重,把诚信看得太轻。“如何看待利益和诚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综合性学习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