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莓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自然状态下草莓在秋冬季节会休眠,出现新出叶片变小、光合作用减弱等现象。研究人员在温室大棚中以“红颜”草莓为实验材料,通过改变二氧化碳浓度,探索打破草莓植株休眠的条件,实验过程如下。

①挑选一定数量的草莓苗,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将两组草莓苗分别放入两个实验箱,置于10小时光照、温度和湿度均适宜的同一贮藏环境中。A组草莓苗通入正常二氧化碳浓度,B组草莓苗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③在第0、10、20、30、40天,从每组随机取3株草莓苗,测定并记录其单叶面积和栅栏组织厚度。

④多次重复实验,统计并处理实验数据,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式

单叶面积//cm3

栅栏组织厚度/μm

1

光照10 小时+400ppm二氧化碳浓度

43.54

70.6

2

光照10 小时+600ppm二氧化碳浓度

48.91

83.4

3

光照10 小时+1000ppm二氧化碳浓度

59.29

109

(1) 草莓植株主要在栅栏组织中进行光合作用,叶片越小,二氧化碳通过(填叶片结构)进入组织的越少。
(2) 为减少实验材料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挑选一定数量(写出一点)相近的草莓苗进行实验。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第3组处理的方式更有利于打破草莓植株休眠,依据是
(4) 请你进一步推测,还能通过哪些因素来打破草莓植株休眠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