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遇·经典之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最终沉淀下来了。同学们开启了经典“寻味之旅”,请完成下列任务。

【甲】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 A   的《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说文》第一)

【乙】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

(《诗经》第四)

【丙】“离骚”是“别愁”或“遭忧”的意思。是个富于感情的人,那一腔遏抑不住的悲愤,随着他的笔奔迸出来,“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只是一片一段的,没有篇章可言。这和人在疲倦或苦痛的时候,叫“妈呀!”“天呐!”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叫叫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什么组织的。

(《辞赋》第十一)

(1) 文段选自《经典常谈》作者是,【甲】文中A处应填 ,【丙】文中“他”是
(2) 叶圣陶评价这部书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请你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3) 南宋学者陈善有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入”是运用恰当的读书方法 , 读懂书中的内容;“出”则是读后从书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或用书中所学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请你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本,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谈谈你是如何运用“出入法”读书的。(50字左右)

《西游记》《骆驼祥子》《经典常谈》

【考点】
作家作品; 作品的基本内容; 作品的经典情节; 作品的艺术特色; 《经典常谈》;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性学习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在“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校团委举行“杨家埠木版年画”主题展览。请你阅读筹备说明,完成下面的任务。

“杨家埠木版年画”主题展览筹备说明

志愿者招募

要求:了解木版年画,热爱木版年画

工作时间:2023年2月1日--5日下午4:00-6:00

报名邮箱:nianhua@163com

联系人:李老师

展区布置

目的:全面立体展示木版年画知识

内容:介绍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艺术特点、题材作品等年画知识以及年画传承价值传承状况。

形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1)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邮件。请你代李老师作出回复,告诉他结果并说明理由。

提示:结果可以是“录用”,可以是“不录用”,也可以是“待定”。

李老师:

您好!我是八年级1班学生王志。我喜欢木版年画,很想成为年画活动的志愿者。2月1日下午4:00我需要参加演讲比赛,其他的时间都可以到岗工作。不知能否被录用?

期盼得到您的回复。

此致

敬礼!

王志

2024年1月10日

(2) 下面是展区的文字介绍,其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丰富群众生活、弘扬传统文化以及扩大对外影响等方面发扬了重要作用。其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每年春节年画题材都会更换一次,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现之后,马上就能够在年画中反映出来,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同学们缺少“年画传承”方面的资料,想去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馆采访,请你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综合性学习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