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我们怀着敬仰之心了解历史,参与主题小报设计。

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活动任务

活动步骤

成果汇报

了解西南联大历史,理解并传承西南联大精神。

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网上展厅”,制作电子小报

1.活动准备

2.活动实施

完成小报制成

活动步骤

资料夹

网上考察,搜集资料。

资料一:

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节选)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旧业。

【注】纪念碑的背面,镌刻着1946年5月4日立碑时所能收集到的832位从军学生名单。

资料二:

西南联大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注释]①绝徼:指云南边疆。②桢干:喻指人才。③黎元;民众。④燕碣:古诸侯国名,位于今河北、北京一带。

到图书馆查找资料。

资料三:

闻一多在昆明的演讲

时间

演讲题目

演讲场合

1942年11月

《伏羲的传说》

西南联大文史学讲演

1944年5月

《新文艺和文学遗产》

西南联大五四文艺座谈会

1945年7月

《给西南联大的从军回校同学讲话》

西南联大欢迎从军同学返校大会

1946年7月

《最后一次讲演》

李公朴先生追悼会

走访名人,了解逸闻。

资料四:

在常常要跑警报的情况下,西南联大的学术风气却是非常良好的。那时清华、北大、南开的教师都在联大教书,名教授很多。联大的大一国文是必修课,当时采用了轮流教学法,每一位教授只讲一个到二个礼拜。一般来说,轮流教学法的效果通常是很差的。不过那时教授阵容实在很强,轮流教学法给了我们多方面的文史知识。记得教过我大一国文的老师有朱自清先生、闻一多先生、罗常培先生、王力先生等很多人。我进西南联大报考的是化学系,但一进去后就改念了物理系。物理系的教师阵容也非常强,我的大一物理是跟赵忠尧先生念的,赵先生现在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已经八十多岁了。我的大二电磁学是跟吴有训先生念的。大二力学则是跟周培源先生念的,周先生曾是北大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也是八十岁出头了。

每当我回想起学生时代,我就会被西南联大优良的学风所感动,它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对物理学的品味大部分是在这所大学里的六年学习时间里形成的。

(杨振宁谈西南联大)

资料五:

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到昆明东北郊龙泉镇龙头村租了一间民房。这里环境非常恶劣,面积不足20平方米,楼下面关着牲畜,又脏又臭,房顶夏天漏雨,冬天透风,但王力夫妇居之久了,安之若素。他还特意在大门上写了一副对联:

“闲招白云鹤千里,【甲】_______________。”

他进门时,总爱念一遍字迹斑斑的对联,还仿京剧念白道一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副对联也是当年联大教授艰苦生活的缩影!

(节选自《西南联大教授对联撷珍》,有删改)

(1) 小深查找资料时,发现【甲】处对联缺失,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炉香黄庭静读 B. 香一炉静读黄庭 C. 黄庭静读香一炉 D. 静读黄庭香一炉
(2) 根据四则资料内容,从下列选项中为电子小报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是(     ) A. 重温西南联大:烽火岁月中的明灯 B. 西南联大:培养世界级学者的摇篮 C. 西南联大:烽火岁月中的家事与国事 D. 重温西南联大:战火中的青春岁月
(3) 大家将小报设计成以下四个版块。说说你会将资料三放在哪个版块并阐述理由。

版块一:学校概况     版块二:先生风采     版块三:杰出校友     版块四:浩气长存

(4) 同学们拟为版块一配上西南联大校徽(如下图),大家讨论后觉得等边三角形的设计暗合联大精神,请你将校徽旁加注的关键词补充完整。

(1)     (2)

【考点】
图表信息; 新闻标题; 活动设计; 对联; 主题活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性学习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