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原子结构的认识发展史简单归纳如下:

(1)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基于“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提出的。根据实验现象(如图),不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  (填字母) A.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原子核质量较大 C. 原子核带正电荷 D.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2) 如图乙,α粒子通过荧光屏会引起闪光。荧光屏设计成 360°环绕,是因为卢瑟福在实验前认为α粒子可能穿过金箔,也可能
(3) 1919 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 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  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提示:α粒子由 2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构成)
【考点】
原子的构成;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