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用文阅读
材料一:
3D电影与2D电影有什么区别?

①普通2D电影的原理与生活中常用的投影仪类似,是由一台电影放映机将电影画面投射在幕布上,画面经过漫反射,进入观众的眼。而3D电影与2D有着本质的不同,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戴3D眼镜会看到屏幕上有重影 , 而戴上3D眼镜就会看到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②原来,常见的3D电影是由两台放映机将电影画面,以细微的偏差,一左一右投射在大屏幕上,因此不戴3D眼镜会看见重影。而戴上3D眼镜后,由于镜片的特殊光学滤光性质,左眼只能看见左放映机投射的画面,右眼只能看见右放映机投射的画面。

③事实上,这两个画面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由电影拍摄现场处于左右不同位置的摄像机拍摄的,这就相当于人的左右双眼。因此,坐在电影院里的小伙伴看到的画面就相当于在拍摄现场用双眼看到的立体场景。这样一来,戴上3D眼镜,我们就能看到立体画面了。

材料二:
3D电影一定会比2D电影暗吗?

①看过3D电影的朋友们一定会发现,3D电影的亮度往往不及2D。这里,主要的原因在于3D眼镜的镜片,细心的小伙伴应该能发现商业影院的3D眼镜镜片很暗。事实上,商业影院普遍用的都是这种称为被动3D的技术,3D眼镜的左右镜片是两块特殊的镜片,在光学学科专业名称为偏振片 , 它能起到滤光的作用,这就会使电影的亮度大打折扣。

②此外,大多放影厅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单放映机,这种3D的画面亮度大概只有2D的1/4~1/5。而幸运的是,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高质量3D影厅采用双放映机系统,配合上高亮度的激光光源放映机和高增益、高反射率的金属幕布。这样一来,3D电影的画质和亮度得到了大大提升,就不一定比2D电影暗了。因此,如果打算看3D电影,大家在购买电影票的时候,可以选择带有双机”“激光厅等字眼的电影。

材料三:
2D、3D怎么选?

①我们在购票时,是选择3D电影还是2D电影呢?从观影的体验感来说,3D电影由于其立体的画面,更加真实震撼,更适合看有大量特效的科幻片、奇幻片;而对于一般的剧情片和动作片,2D与3D的效果差异并不大,此外,由于2D电影画质更加细腻,票价相对低,因此更推荐选择2D电影。

②值得一提的是,2D与3D的选择,与身体条件也息息相关。3D电影是虚拟仿真的结果,这种立体感的获得,需要观看者的眼睛不断增加调节力才能完成。在黑暗的环境中,眼睛的调节能力会下降,而过度的调节可能导致部分观众眼睛疲劳、酸痛,甚至会头晕、恶心。

③而儿童尚处于发育阶段,眼部的结构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更为脆弱,所以出现不适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建议儿童少看3D电影,而且最好选取稍微靠后的位置,有些小朋友可能对3D眼镜不太习惯,也可能会影响观影体验。此外,干眼症严重、有眼疾的人也不宜观看3D电影。

④最后,建议小伙伴们在看3D电影时,选择稍微靠后一些的位置,如果感觉眼睛不舒服或头晕、恶心,应立即摘掉眼镜休息或停止观看。

⑤此外,观看之前检查一下3D眼镜是否损坏,以免对眼睛造成损伤。同时也提大家在享受电影时注意安全、文明观影。

(1) 下列关于以上材料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普通2D电影的原理与生活中常用的投影仪完全一样,是由一台电影放映机将电影画面投射在幕布上,画面经过漫反射,进入观众的眼睛。 B. 3D电影,是由两台放映机将电影画面,以较大的偏差,一左一右投射在大屏幕上。 C. 3D影厅采用双放映机系统,配合上高亮度的激光光源放映机和高增益、高反射率的金属布。3D电 影的画质和亮度得到了大大提升,就比 2D 电影亮了。 D. 3D电影是虚拟仿真的结果,这种立体感的获得,需要观看者的眼睛不断增加调节力才能完成。
(2) 下列关于材料二中画横线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3D电影不比2D电影暗的特点。 B.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3D电影不比2D电影暗的特点。 C.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采用双放映机系统,配合上高亮度的激光光源放映机和高增益、 高反射率的金属幕布,这样3D电影不一定比2D电影暗了。 D.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采用双放映机系统,配合上高亮度的激光光源放映机和高增益、 高反射率的金属幕布,这样3D电影不一定比2D电影暗了。
(3) 小语计划带8岁的弟弟观看电影,弟弟有轻微近视且从未看过3D电影,请你根据材料三,给出2条合理的建议。
【考点】
新闻、材料类文本; 启示、感悟、建议类; 筛选新闻材料关键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图表及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广度优先搜索是计算机算法领域中的一个概念。其策略我们可以运用到学习中,称之为“广度优先法”。假设下图是由若干个知识联结点组成的一棵“树”,假设我们要走遍这棵树的每一个联结点,起点是顶端的那个0,可以叫它“根结点”。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样的路线去走呢?第一步是0这个联结点,然后走跟0联结点直接相邻的所有联结点(假设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所以路线就形成了0、1、2、3四步,这意味着从0联结点出发的三个分支都会先涉及,这就是“广度优先”的意思。接着依次再走跟1、2、3这三个联结点直接相邻的几个联结点,于是路线就变成了0、1、2、3、4、5、6、7、8、9、10、11、12……

②跟广度优先搜索相对的是深度优先搜索,后者的意思是先走完一个分支的所有联结点,再走下一个分支,所以是“深度优先”。同样是这个图,深度优先搜索的走法是先走0、1、4、5、6,再走2、7、8、9,再走3、10、11、12。

③跟广度优先搜索相对应的学习过程,是先要对这个领域的所有分支主题做一个概览,了解每个分支大致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具体一点,从一个分支出发,去了解这个分支之下有什么知识,然后再跳到另一个分支去了解……这是一个逐层深入的过程,早期学得是比较概括的,慢慢越来越具体、专门。而深度优先搜索对应的学习过程,则是先把这个领域中的某一块“吃透”,再去学下一块内容,每一个阶段都学得比较深,是一个从深到深的过程。

(摘自《精进3:找到你的潜在生态位》,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材料二】

①学习方法一:关联。“关联”的意思很好理解,简单地说,就是将两个事物联系起来。比如,我们想要记住并掌握一个单词,就需要知道它的读音、拼写、含义,还要有在一些场景中运用它的案例。一旦掌握了这个单词,我们就会从声音、视觉、思维、场景等方面和它建立关联。它们之间的连接越多,我们对这个单词的理解就越深刻,记忆也就越牢固。这就好比我们在一个房子四周修了很多条路,我们就能从各个方向到达房子那里,就算其中的一两条路因为长满野草而被废弃,我们也能通过其他的路达到。

②以上说的是单个知识点,如果我们再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连接,就可以形成一张巨大的知识网络。就像很多房子通过无数条路相互连接,就可以形成村落、城市。

③学习方法二:提取。“提取”就像一个道路检修工人,他一旦开始工作,就会不停地做两件事:一是检查那些连接是否还在;二是对连接进行修复或强化。

④提取之所以能做这两件事,是因为它属于主动学习。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些活动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分别是5%、10%、20%和30%。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将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分别提升到50%、75%和90%。

(摘自《认知觉醒:伴随一生的学习方法论(青少年学习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材料三】

我们通常觉得轻松就能学明白的知识更容易记忆,但事实恰恰相反:学习的过程比较困难,记忆的效果会更好,需要用的时候,知识也更容易提取;而那些轻松学完的知识,往往会很轻易地被忘掉,再用的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个现象背后存在“必要难度理论”。这一理论有两个基础概念:一个是“储存力”,可以理解为记忆的时长;另一个是“提取力”,可以理解为在需要时提取这段记忆的容易度。储存力和提取力呈负相关关系:储存易,不容易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提取困难;储存难,容易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提取方便。

(摘自《高效学习法》,人民邮电出版社)

(1) 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度优先法只需要对所学领域的所有分支主题做一个概览。 B. 复习时翻翻书,并听老师讲解,这样得来的知识方便提取。 C. 关联的方法只适合单个知识点的学习,不利于构建巨大的知识网络。 D. 提高学习难度所获的知识,易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提取方便。
(2) 在“好学有方,我来帮”的活动中,小帅承担了帮助小玲复习小说的任务。小帅碰到一件麻烦的事:是采用广度优先法还是深度优先法来帮小玲复习小说,小帅拿不定主意,请根据材料一,说说你的建议及理由。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下面是三则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材料,请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日历已成为各类手机的基础工具,人们看日期、识节气更加便捷,不必观太阳东升西落,也不用看月亮阴晴圆缺,甚至不用打开手机就有自动提示。久而久之,人们忽略了二十四节气中蕴藏的生产生活常识。一方面,二十四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四季的不同阶段;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之变;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水量的多少;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动植物、庄稼等随气候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比如,“二至”中的“至”意为极,实质上正是物极必反辩证思想的体现;而“二分”反映的是阴阳交替。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至今流传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的说法;春分日,不少人沿袭“春分到,蛋儿俏”的习俗,挑战“竖鸡蛋”的游戏;清明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传承至今的两大民俗主题。节气与节日、民俗保持着紧密联系。节气与节日的碰撞,不仅丰富了节气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利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为二十四节气彰显时代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选编自刘宁《每个节气日都是一堂自然和文化课》)

【材料二】

对于今天的气象研究而言,二十四节气更具有深远影响与启示。四千多年历史的气象科学发展至今天,形成枝繁叶茂的学科群。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气象科技史、物候研究、农业气象、气象科普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对于气象预报与公众服务研究有启示。比如中国民众喜爱的二十四番花信,就和二十四节气知识相关。各地花信有所差异,同一地方每年也略有差异,对与此相关的旅游和经济活动,准确预报就显得非常重要。继续深入研究二十四节气、应用其中科技知识及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发挥其现代价值。

(选编自陈正洪《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

【材料三】

最震撼心灵、感动国人的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别出心裁地采用二十四节气进行倒计时。这一视频短片从每个节气遴选一种代表性意象,在故宫、长城、天坛、中国壮美山水和人文景观映衬下,配以唯美、动感的冰雪画面依次亮相,引用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释意,将中国传统和现代美学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选编自唐志强《研究二十四节气有何现实意义?》)

(1)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社会人们看日期、识节气更加便捷,二十四节气中蕴藏的生产生活常识也就没有了意义。 B. 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小满、小雪、小寒主要反映气温之变。 C. 气象科技史、物候研究、农业气象、气象科普等学科仍旧把二十四节气作为重要研究内容。 D.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采用古诗词进行倒计时,从每个意象遴选一种代表性节气依次亮相。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是否还有意义?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图表及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是甲型(甲型H1N1亚型和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流感病毒。相较于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众多,更易发生突变或重配,造成其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历史上多次大规模暴发的流感都与甲型流感病毒有关。近期我国多地出现的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H1N1亚型所致。

甲流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甲流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但也有个别感染者还会出现肠胃型感染,表现为上吐下泻;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病毒性肺炎,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感染后可能诱发基础病加重。

【材料二】

甲型流感

普通感冒

病因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

是鼻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和细菌感染有关

传染性

传染性更强,极易在人群中传播,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易引起大规模感染

传染性相对较弱,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为主,不会出现大规模传染

表现症状

首发症状常表现为发热,几个小时就可以达到38℃,常伴有全身症状,包括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病情较轻,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表现更加明显,不发热或者中低度发热,无肌肉酸痛等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一般对症治疗即可

病程

大多发病3-5天后发热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轻型一般1周左右自愈

持续1-3天,大多3-5天可自愈

【材料三】

如何预防甲流?一方面,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注意社交距离,勤通风,是预防流感病毒的有效手段,同时保持环境卫生,保持居所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也能有效预防流感病毒。另一方面,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流感季来临前是接种的最佳时期。对于尚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低龄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在流感疫苗可及的情况下尽快进行接种,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得了甲流,应该怎么治疗?一般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建议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治疗重点是缓解发烧、咳嗽等流感症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或肥胖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但奥司他韦有一定的耐药性,不宜长期服用。需特别注意的是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对甲流病毒无效。

家中出现甲流患者怎么办?首先建议患者居家休息。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做好物理隔离,可以有效降低高风险人群感染的概率;其次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再其次密切观察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患者或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最后尽可能由相对固定的一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接触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家庭成员,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

(1) 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 甲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B. 甲流与普通感冒相比,传染性更强,自愈也需要更长时间。 C. 小夏同学的爸爸十分注重预防甲流,因此每天吃一粒奥司他韦进行预防。 D. 幼儿园、中小学校如果班上有孩子发烧,建议让发烧的孩子回家休息,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2) 小夏同学不慎在学校感染了甲流,且她有一个年仅三岁的妹妹在家,如果你是小夏的父母,你会如何帮助小夏快速康复?如何防止小夏的妹妹也感染甲流?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