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学们在市场上看到鱼老板将一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科查阅资料得知白色粉末俗称“鱼浮灵”,其有效成分主要是过碳酸钠他依据以下思路进行“鱼浮灵”性质和含量的探究:

【性质研究】常温下,将“鱼浮灵”投入水中,与水作用迅速生成气体A和溶液B。

(1) 小科向收集到的一瓶气体A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于是他知道“鱼浮灵”可以使奄奄一息的鱼很快活蹦乱跳的原因是产生的该气体具有的作用。
(2)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现象。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化学性质。

(3)  【含量研究】小科又利用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CO2和O2的性质,设计如图装置测定“鱼浮灵”中有效成分过碳酸钠的含量。请回答(碱石灰能吸收CO2气体, “鱼浮灵”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

装置B的作用是(填序号)。

①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②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

(4) 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 , 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质量增加2.4g,D装置质量增加4.4g。则该样品中有效成分过碳酸钠的含量为
【考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