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刘基的《说虎》,完成后面小题。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①不啻(chì):不止。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②虎其爪牙

处之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为人获而寝处其皮

A.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B.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C.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D. 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3)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 虎 之 食 人 不 恒 见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5) 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向人们阐明了一个道理:
【考点】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鱼我所欲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故有所不辟也(       )                  ②故患有所不也(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④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2)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  公与之乘,战长勺 B. 材人远矣 C. 箕畚运渤海之尾 D. 然侍卫之臣不懈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桑怿传(节选)

                                                                                                                       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 , 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1)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舟载民”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不以物喜 B. 咨臣以当世之事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可以一战
(2)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文段主要写了桑怿的两件事。 B. 在桑怿做郏城尉的时候,他除掉了好多个强盗 C. 桑怿虽没有文读过多少书,但所作所为事情都合乎情理。 D. 在此文中,桑怿表现出了有勇有谋、体恤民情的品质。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其余:                 见民避溺者:
剑及铁简:    粟乃止:

(4) 翻译下列句子。
 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  
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蜀贾卖药
刘基
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赢。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贵贱,惟买者之欲,而随以其良不良应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卖则贱其价,请益则之,不较;于是争之,其门限,月一 , 岁余大富。其兼取者,趋少缓,再期,亦富。其专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昏不足。
郁离子见而叹曰:“今之为士者,亦若是夫!昔楚鄙三县之尹三:其一廉,而不获于上官,其去也,以僦舟,人皆笑,以为痴。其一择可而取之,人不其取,而称其能贤。其_无所不取,以交于上官,子吏卒而宾富民,则不待三年,举而任诸纲纪司,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

(1) 对下列加线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请益则之,不较     益:增加 B. 于是争之        趋:前往 C. 其门之限,月一      易:交易 D. 人不其取        尤:指责
(2) 对下面加线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岁余大富   ②旦食昏不足   ③其门限    ④举而任诸纲纪

A. 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 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C. 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D. 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3) 下列对文中意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只出售品质好的药材且不过分营利的商人,其店铺中午就像晚上一样冷清。 B. 好的和不好的药材都卖的商人,因为一切为顾客着想,最终也富了起来。 C. 专卖品质不好的药材的商人,因其价格便宜,人们争相购买。 D. 清廉的县尹,离任时,没有钱来租赁船只,被人耻笑。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