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 , 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 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 君谓计将安出?”

【注释】①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②先主:刘备。③屈致:委屈他枉驾来见。④凡:总共。⑦用,因此。⑤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⑥信:通“伸”,伸张。⑧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⑨已:停止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亮耕陇亩

为《梁父吟》

③先主

④由是先主遂

(2) 下面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谓为信      欣起行 B. 先主器      治水 C. 屏人曰      恸绝良久 D. 智术浅短    潭西南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 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 文言文翻译; 一词多义;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享山川古韵之美

【甲】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中有小溪,广可二丈,愈西愈隘。渐闻瀑泉淙淙有声,仰而望之,如苍龙白蛇其来若趋其去若追未尝有一息之间。旁有石室,幽敞可坐,洒洒溅沫沾衣浥面,觉有寒意焉。遂起而北,有亭翼 然,亭之上有屋比然,屋之左有阁杰然,所谓石门洞者,适当其下,盖山之绝胜处也。归鸟四集, 山光向暝,知不可留矣,乃缓吟而还舟焉。

【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可久居.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B. 以其境过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 似与游者相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 盖山之绝胜.处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归鸟四集,山光向暝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甲文是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离开小石潭——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 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正确断句是“ 如苍龙白蛇/其来若趋/其去若追/未尝有一息之间”。 C. 丙诗借景抒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颔联描写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体现山水的静态美。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美丽的画面。 D. 甲文第 2 段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潭水的清澈,乙文以两个比喻表现了瀑布凌空而下的壮观气势, 丙诗的尾联,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巧借故乡水抒惜别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4) 甲文说小石潭“不可久居”,乙文说石门山“不可留矣”,两句话意思相近, 但其原因和包含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文言文阅读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 , 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 , 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

注:①杨戏:人名。②构:陷害。③愦愦:糊涂。④白:告诉。⑤推治:推,推究、追究;治,惩处。⑥坐:因……获罪。⑦适莫:偏见。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杨敏曾琬:        

②诚非前人:        

以白琬:        

其不如: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琬为尚书令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 以琬尚书令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用者(《陈涉世家》)

C. 或欲构戏

所欲有甚生者(《鱼我所欲也》)

D. 慢上

聂政刺韩傀也(《唐雎不辱使命》)

(3) 翻译下面句子。

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4)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蒋琬也是“良实”之人,请说说你从哪几件事看出蒋琬是“良实”之人。
(5) 有人认为《出师表》应移出语文教材,你是否赞同?请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出处

材料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胡觉照教授

《出师表》里表达了迂腐的愚忠思想,言辞卑微,属于封建糟粕,很难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出师北伐,流露出好战思想,而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卷五《章表》

至于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和小海一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 , 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 , 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宜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武功”和“五丈原”都是地名,在今陕西境内。②司马宣王:司马懿。③渭:渭水,陕西境内的一条河流。④安堵:安定。⑤私:掠夺。⑥案行:巡视。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以先帝之明()

是以分兵屯田 ( )

军退(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先帝不臣卑鄙                  其境过清 B. 攸之、祎、允之任也        余缊袍敝衣处其间 C. 久驻之基                       不足外人道也 D. 司马宜王对于渭南            豪杰皆来会计事
(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②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

(4) 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能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根据【甲】【乙】两文写出你对诸葛亮谥号“忠武”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