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当前,全球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浪潮,中国政府正加快人工智能的布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摘编自刘少华、郭超凯《人工智能,中国加速前进》)

【材料二】一些有识之士参与了“人工智能”讨论,如物理学家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可能自行启动,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局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过程,根本无法竞争,最终将被超越。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特斯拉公司总裁马斯克则表示;“如果不能战胜人工能,那就加入他们。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最佳结果就是共生,意即人类自身转变为人工智能。”然而,这些讨论都或多或少脱离了我们的现实。霍金等人虽然很聪明,但他们毕竟没有亲自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

(摘编自《2017·菠萝科学奖 人工智能主题解读》)

【材料三】1993年,科幻作家弗诺·文奇提出“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线”设想。(如图)

智力水平人工智能人类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线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当前全球新形势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的步伐。 B.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人工智能将为建设强国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C. 相比马斯克,霍金比较悲观,他认为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D. 马斯克、霍金和弗诺•文奇等有识之士对人工智能的解读都很有现实意义。
(2) 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描述人工智能“智力水平”的发展过程。
(3) 如何正确看待人工智能?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考点】
图表信息; 材料探究;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07年6月1日零时0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发射。

    用于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一枚三级液体火箭,具备对有效载荷进行大姿态调姿的能力,可执行一箭多星的发射任务。

    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飞行。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科学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并多次承揽发射国外商用卫星,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我国具有的高科技产品。

    (材料二)

    2014年12月7日中午,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中巴资源一号04星的发射任务,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从1到100,中国航天用了37年;而从101到200,中国航天只用了7年。

    长征四号乙是在长征四号甲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采用常温液体推进剂,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和倾斜轨道卫星。火箭可选择直径2.9米、3.35米和3.8米等规格的整流罩,适合不同大小卫星发射需要。

    (材料三)

    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此次发射的我国广电专用传输卫星“中星6C”卫星和用于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发射、测控任务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0次飞行,自此,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

(1) 阅读(材料一),根据选文内容在文中画线处填入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 B. 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
(2)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语句的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四字短语。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和“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都是由我国研制的运载火箭。

(3) 说说你阅读了上面三则材料,对长征系列火箭发射的总体情况有了哪些认识?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症状患者会不会引发疫情再次爆发?

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之际,浙江、安徽、河南、山东、四川等多省相继出现了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截至4月1日,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0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当日解除隔离302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367例,比前一日减少174例。就此,许多人担心会不会爆发二次疫情。

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是什么意思?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通常指核酸检测)或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 抗体检测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确诊病例,因此不算新增感染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存在着传播风险。一是传播的隐匿性。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无任何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在人群中难以被发现,其导致的传播也难以预防。二是症状的主观性。症状轻微或不典型者可能认为自己和普通流感没啥区别,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动去医疗机构就诊,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难以被发现。三是发现的局限性。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采用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难以发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有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难以被发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应对的病毒,它的传播力很强,虽然年轻人感染后的重症率很低,但整体重症率明显高于流感。无症状感染者是中国进入疫情防控‘下半场’的一类重要监测目标,因为这类患者有较强的免疫能力,可以在感染病毒后14天内不发病,病毒在其体内存在时间超过三周,具有传染的可能性,他们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和隔离,就存在社区传播的隐患。所以,‘对入境人员实施10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这一规定很有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筛查来自境外的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是怎么产生的?

无症状感染者,是通过核酸检测呈阳性但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感染者。钟南山介绍,这些无症状感染者不是凭空来的,主要来自两处:一是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二是来自重点疫区。对于已经发生过流行但确诊病例已清零两周以上的地区,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出现无症状感染者。

4月1日,接受采访时,钟南山表示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引起大爆发。他表示,因为我们有强有力的监测系统,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第一时间切断传播链的话,不会出现像第一波那样的疫情爆发。大家大可不必担心。

但是,4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疫情防控效果明显,但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其传播规律也缺乏想象力,新冠病毒从一开始的我们以为会导致高烧、咳嗽,到后来才知道,新冠病毒并不会一开始就导致高烧,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有高烧的症状;再然后,又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也就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健康的人,很有可能携带病毒,并传染给他人,但他人很有可能出现症状。无症状感染者,就如同一颗埋在健康人群中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造成疫情反扑,所以还不是歇口气的时候,还要对疫情是否反复保持足够警惕。”

作为全国重点疫区的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4月6日消息,2020年4月5日0时至24时,全市累计治愈出院46863人,累计死亡2571人。现有确诊病例574人(重症148人、危重症83人),现有疑似病例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4人,当日解除隔离43人,正在医学观察673人。

材料二

小小健康码,安全你我他

为了有效防控,方便大家复工复产,全国各地推出了“健康码”。河南健康码是以居民或者返岗人员申报的健康数据为基础,通过自行在线申报,经后台审核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作为个人健康信息的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动态管理、跨域互认、全区乃至全国通用”

河南健康码结合了用户自行申报及政府数字化分析等,动态生成红、黄、绿三色“健康码”,通过支付宝平台进行发布:“红码”人员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按规定落实隔离管控措施;“黄码”人员要自觉居家隔离;持“绿码”者,体温检测正常后通行或复工。

河南健康码适用于在豫和拟入豫人员,河南省内居民可凭健康码出入居民小区(村)、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商场、超市、商业楼宇、农贸市场、金融经营网点、景区景点、宾馆、车站、码头、机场、文化体育场馆等场所。同时,健康码也支持乘坐地铁、公交、长途客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浙江与河南已签署“健康码”互认合作协议,为200万河南籍工人返浙复工打开了绿灯。河南人在支付宝上搜索领取“浙江健康码”,获得绿码后可以在河南通行,回浙江复工。目前,河南正在积极拓展与其他省份的健康码互认机制,切实保障好复产复工与劳务输出。

河南健康码申请流程图:

(以上资料根据《郑州晚报》《百度百科》等资料整编)

周末,上完网课的小明搜集了一些关于无症状感染患者和健康码的相关知识,并为奶奶讲解起来。

(1) 在下列知识讲解中,小明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郑州籍市民刘先生可以拿出打印好的健康码直接进入社区。 B. 来郑州工作的浙江籍王女士要通过区域互认后方可利用健康码进入工作区域。 C. 4月8日武汉解封后,自武汉归来的叔叔需要主动去社区医院检测后才能决定是否进入小区。 D. 我国目前的防疫情况严防死守,所以爆发二次疫情可能性不大。
(2) 奶奶想去超市买菜,却不会申请健康码,小明需要帮助奶奶申请一个健康码,请你帮小明写出申请操作流程。
(3) 奶奶听了小明的讲解,颇有感触地说:“这个新冠病毒很狡猾啊!”你能结合材料一分析新冠病毒“狡猾”在哪里吗?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大数据

材料一:目前,2016年“教博会”在贵阳召开。此次“教博会”是贵州挂牌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综合实验区以来,首次举办的一次大数据交易、数字化产品展示、互联网技术交流的大型盛会、2014年起,大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先后落户贵州,伴随贵阳城区无线WiFi全覆盖的建成,让贵州从昔日工业时代的追随者,变成大数据时代的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据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大数据是依托互联网优势,融合数据库资源、与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而研发的大型数据交易中心。大数存储容量特别大,预并未来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40ZB,即4000万亿亿字节,资源互为关联且覆盖面广;资源实时,更新快,最快可达1分钟,甚至几秒、几十秒的更新速度。

材料二:大数据来了,普通民众的手机多了一张免费的网,而公务员却多了一个“紧箍咒”。一款名为“数据铁笼”的APP,用大数据的方式将公务员的时间、权力管了起来。贵阳市交管局工作人员孙某某的每一天都有精确到秒的记录。与门禁卡、饭卡、公务消费卡相连接的考勤系统显示他4月某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8点40分22秒到达局大楼,两分钟后坐上电梯。中午12点18分出现在食堂吃饭,12点35分59秒离开,四分钟后回到办公室。下午15点12分35秒,通过公务卡网划一笔3561.00消费款到建行622*户头,中途还曾遇到钓鱼网站骚扰,还好有反诈骗引擎及时提醒,才无误地完成网上消费交易。17点52分45秒才下班回家,途中还接到400开头的一条诈骗信息。像“数据铁笼”这样的技术,同样可以运用到专门的反诈骗项目,可以利用大数据针对行骗者常用伎俩进行研究,以技术对技术,让行骗者无处遁形。

材料三:东方祥云的责任人李胜在1999年创办企业时,希望利用数据库对洪水进行预报来摆脱传统洪水预报方式的弊病。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好几次公司都濒临死亡,为了生存,甚至还被迫倒卖过电脑。直到2015年,恰遇到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东方祥云获得了机遇。东方祥云的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平台得以收集到全球所有公开的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各个主要河流的水文数据及各种图片、视频。现在可以将洪涉灾害的预测从20分钟延长到72小时。是大数据技术和水利的结合让东方祥云大数据项目在中国“云上贵州”商业模式大赛中一炮打响,获得最高奖——“云端大奖”,并获得500万元扶持资金。

材料四:有人对2015年反信息诈骗联盟发布的大数据作了如下统计:

表一:

年龄段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岁以上

受骗者人群比例

8%

15%

37%

40%

诈骗者人群比例

80%

10%

6%

4%

表二:

年代

90年代

2000年—2009年

2010年—2012年

2013年—2015年

诈骗手段

传统手段

电信

互联网

电信

互联网

电信

互联网

丢包、设圈套

电话+短信

发布中奖信息

电话+短信,400开头

伪基站,钓鱼网站

电话+短信,冒充公检法等

“线上支付”转移“网络退款”等

所占比例

85%以上

80%

10%

75%

21%

52%

43%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数据的特点。
(2) 请从表一,表二中归纳出三点有意义的结论。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反诈骗。
(4) 下列内容,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据铁笼”将公务员关了起来。 B. 贵阳市依托大数据,实现了无线WiFi全覆盖。 C. 预计未来大数据的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40ZB。 D. 东方祥云大数据项目只能将洪灾预测期提前20分钟。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