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数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迄今四十馀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深邻笛之悲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数百年物也

②藤今

能支拄

④其蔓旁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B. 其真无马邪              (《马说》) C. 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幼时记趣》) D.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次则余家之青桐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5) 《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嗟(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时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 , 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B)!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C),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选自吴曾《能改斋漫录》。根据命题需要,原文有删节)

注释:①〔微〕贫贱。②〔位相〕做宰相。③〔利〕谋求利益。④〔无乃〕莫非,恐怕,表揣测。⑤〔及〕(恩惠)到。⑥〔物〕人,众人。

(1) 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
①夫不能利泽生民查阅词典(①沼泽,湖泽。②雨露。③加恩惠于人。) 
诣灵祠求祷课内迁移(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③无乃失于课内迁移(先帝不以臣卑鄙) 
④下以救贫民之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2) 请将“也”“夫”“哉”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       )    B.(       )    C.(       )

(3) 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

(4) 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

(5) 甲文中说“进亦忧,退亦忧”,这里的“进”与“退”分别指什么?乙文中也谈到了范仲淹的“进”“退”选择,又分别指什么?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文言文阅读。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踄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节选自《上方山记》)

(注释)①踄:行步。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短墙。栏楯:栏杆。

(1) 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潭西南

A. 温故知新 B. 泉香酒洌 C. 他峰又复跃出 D. 从者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潭中鱼百许头(大约) B. 折蛇行(北斗星) C. 叹峰之奇(正当) D. 余不能记也(全部)
(3) 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佁然/不动。 B. (甲)文第一段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介绍水中的游鱼。 C. 两文都运用了比喻手法。(甲)文用“斗折蛇行”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如蟹螯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 D. (甲)(乙)两文虽都是游记,但语言风格截然相反,(甲)文语言形象生动,(乙)文语言平实通俗。
(4) 把(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 (甲)(乙)两文虽然同为山水游记,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试分析加以概括。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ㅤㅤ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ㅤㅤ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乙】

ㅤㅤ齐景公时,师败于燕、晋。晏婴荐司马穰苴。公以为将军,穰苴曰:“臣素卑贱,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以监军。”公使庄贾往。苴与贾约:日中会于军门。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夕时贾始至。苴曰:“何后期?”贾曰:“亲戚送之,故留。”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 , 则忘其身。何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而后至,云何?”对曰:“当斩!”贾始惧,使人驰报景公求救。未及返,遂斩贾以三军。久之,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问军正曰:“军中不驰,今使者驰,云何?”对曰:“当斩!”苴曰:“君之使不可斩。”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乃阅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抚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飨士卒,而自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于是病者皆求行争出赴战。

(选自《智囊全集》中华书局,2018 年版,有删改)

【注释】①立表下漏:立起计时的木表和漏壶。②援枹鼓之急:指战况紧急之时。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霸上

军:驻军

B. 亚夫乃传言开

壁:营垒

C. 军法而后至

期:约定

D. 遂斩贾以三军

徇:犒赏

(2) 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日中会军门

A. 皆以美徐公 B. 庄子与惠子游濠梁之上 C. 箕畚运渤海之尾 D. 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亚夫和司马穰苴都属于在外敌侵入边境、军队又连吃败仗的情形下临危受命。 B. 两文中的周亚夫和司马穰苴既治军严明又爱护士兵,恩威并用,堪称“真将军”。 C. 两文都体现了进入军营不能驱驰的营规和皇帝的使者传诏时需手持符节的礼仪。 D. 两文都注重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两位下属的表现刻画将军的形象。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5)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三日而后勒兵于是病者皆求行争出赴战。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