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做斗争的伟大精神。 C. 《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D. 从《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可以看出,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不拘小节,但也是粗中有细。
【考点】
作家作品; 作品的基本内容; 作品的经典情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困难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遇·经典之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最终沉淀下来了。同学们开启了经典“寻味之旅”,请完成下列任务。

【甲】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 A   的《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说文》第一)

【乙】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

(《诗经》第四)

【丙】“离骚”是“别愁”或“遭忧”的意思。是个富于感情的人,那一腔遏抑不住的悲愤,随着他的笔奔迸出来,“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只是一片一段的,没有篇章可言。这和人在疲倦或苦痛的时候,叫“妈呀!”“天呐!”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叫叫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什么组织的。

(《辞赋》第十一)

(1) 文段选自《经典常谈》作者是,【甲】文中A处应填 ,【丙】文中“他”是
(2) 叶圣陶评价这部书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请你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3) 南宋学者陈善有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入”是运用恰当的读书方法 , 读懂书中的内容;“出”则是读后从书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或用书中所学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请你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本,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谈谈你是如何运用“出入法”读书的。(50字左右)

《西游记》《骆驼祥子》《经典常谈》

综合性学习 普通
3. 阅读下列文段,作答各题。

一出来,才晓得自己错了。天上的那层灰气已经散开,不很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A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慢腾腾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跟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得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从口腔到胃里,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地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地打嗝,水要往上漾。

(1) 以上文段选自小说《》,作者是文段段中的人物A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所选文段简要分析。A的性格特点是:
(2) 小说还描写了A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B、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 C、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还有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诈骗A的孙侦探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