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下是小语进行文言文阅读时的部分批注,请阅读文段,参与互动。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 , 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A]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____。”师每休舍 , 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B]以此得祸。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减)

【注释】①吴玠:宋朝著名军事将领。②宵旰: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③休舍:部队安营扎寨。④课:督促。⑤刍:割草,这里指割下来的草。⑥挫:挫败、屈服。

【旁批1】理解字意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观察字形法:“遗”字就像一双手捧着东西往外……,根据语境,文中加点字“遗”字意思为⑴____比如课内迁移法:“辞”可以迁移“蒙辞以军中多务”,文中加点字“辞”字解释为⑵____。

【旁批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____。”我觉得最能表达括号处心情的是这个虚词____,因为____。

A.也        B.乎        C.耶        D.矣

【旁批3】这样的岳飞怎能不爱!

【旁批4】查阅小助手,我认为加点字“以”在[A]处应翻译为⑶____;在[B]处应翻译为⑷____;[小助手]①用;拿。②因为。③凭。

【旁批5】我想起了岳飞的这首诗,让我更懂他了。

游嵬石山寺

【宋】岳飞

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

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我来属龙语,为雨济民忧。

【注释】①嵬石山寺:又称龙居寺,在阳县和北乡巍石山前。②属:同“嘱”,嘱咐。③济:停止,这里可作解除讲。

(1) 理解文意,在【旁批1】和【旁批4】的横线处补充合适内容。

(2) 虚词常有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作用。根据语境,补充【旁批2】的内容。

选择,因为

(3) 古文阅读可以借助断句理解句意。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结合内容阐述为何小语会有【旁批3】处的感慨。(限断2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4) 联想批注法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阅读【旁批5】,简要分析小语如何借助联想,达到深入理解人物的效果。

联想批注法:阅读过程中,从文章联想到文外知识并进行批注。联想,其核心的特征是“由此及彼”,由课内及课外,由本诗及它诗,由古及今,由己及人。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断句;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课内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B. 当涉猎          但:只,只是 C. 鲁肃过寻阳      及:到,等到 D. 刮目相待       更:更加
(2)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蒙辞军中多务          我酌油知之 B.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可以师矣 C. 大兄何见事晚乎        学而时习 D. 结友别               自钱孔入,钱不湿
(3)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从“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来劝说吕蒙,现身说法,使其无可推辞。 B. 鲁肃对吕蒙的赞叹并与他“结友而别”,侧面烘托了吕蒙读书学有所成。 C. 本文详写吕蒙学习过程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略写孙权的劝学。 D. 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言简意丰,富于情味。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微颔之       颔:下巴 B. 康肃忿然曰      忿然:气愤的样子 C. 尔安敢吾射   轻:轻视 D. 但手熟       尔:同“耳”,罢了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亦此自矜            自为大有所益 B. 有卖油翁释担立        钱不湿 C. 康肃笑而遣            下车引 D. 取一葫芦置于地        悟前狼假寐
(3)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中的“善射”“当世无双”“以此自矜”表现了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狂傲个性。 B. “取”“置”“覆”“酌”等动作一气呵成,表现了卖油翁的神闲气定,成竹在胸。 C. 文章对康肃公和卖油翁的刻画,最精彩之处当属两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 D. 本文记叙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人心。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 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金溪民方仲永,世耕 隶:属于 B.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 C. 仲永之通悟 通悟:通达聪慧 D. 于材人远矣贤:贤明
(2) 下列加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传一乡秀才观      或以钱币乞 B. 并自为名              文理皆有可观者 C. 舅家见之              贤材人远矣 D. 其诗养父母          或钱币乞之
(3) 下列对文段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在历史上有不少名人著书立说,论述有关“神童”的问题,但这个问题论述得比较全面的还是王安石。 B. 方仲永 的才能发展经历了“指物作诗立就”“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三个阶段。 C. 五岁时连书写工具都不认识,但却能写出既有文采又有道理的四句诗,这可 以证明方仲永天资聪明。 D.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后天的教育,“受之人”是指人的天资。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天的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 的。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