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这首词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写到了“白发”,请简要分析两首词分别借“白发”所抒发的情感。
【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
(甲)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木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乙)秋兴
(宋)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① , 病入中年日月道。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②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释)①迮:狭窄。②画角:古代乐器名,相传黄帝创造,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高亢,振奋士气。
比较上面两首诗,结合诗句说说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
东 隅 已 逝 桑 榆 非 晚
送郭司仓①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椽③ , 春潮夜夜深。
【注释】①郭司仓:姓郭的管理粮食的官吏。②良掾(yuàn):好官吏。
子夜秧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表①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②情。
何日平胡虏③ , 良人④罢远征。
【注释】①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②玉关:即玉门关。③胡虏:对敌方的蔑称。④良人:丈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爱这土地(节选)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复活的土地(节选)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诗歌
“土地”的象征意义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爱这土地》
《复活的土地》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肃肃鸨①羽,集于苞栩②。王事靡盟③ , 不能艺稷黍④。父母何怙⑤?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鹽,不能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注:①鸨(bǎo),鸟名,群居水草地区,本性不喜栖木。②苞栩:丛密的柞树。下文苞棘、苞棘也是树木。③靡鹽(gǔ),没有停息。④艺,种植。稷(jì)、黍(shǔ)和下文的稻、梁均为粮食。⑤怙(hù):依靠,凭恃。
□宴客 □出兵 □亲耕 □兴役
链接材料
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
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以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
(摘自朱自清《经典常谈 <诗经>第四》)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玉仙馆
(唐)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
(选自《全唐诗》)
请你完成这首诗歌的微电影镜头脚本设计,来展现诗歌的意境。
镜头脚本设计(部分)
景别
摄法
整体画面
配音
预期效果
远景
从人物后面拍摄
①
水流声、鹧鸪声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