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同学们把盛有自上而下依次呈现多种颜色溶液的试管称为“彩虹管”。小组同学将黑枸杞浸出液滴入稀盐酸中,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利用反应期间酸碱混合液上下各部分的酸碱度不同,出现几层不同颜色来制作“彩虹管”, (如图所示), “彩虹管”呈现出的颜色越多、保持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制作好后并对影响“彩虹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实验1:用蒸馏水浸泡黑枸杞得到浸取液,分别滴入pH不同的无色溶液中,记录现象。
pH | ≤3 | 4~5 | 6~8 | 9~11 | 12 | ≥13 |
溶液颜色 | 红色 | 粉色 | 紫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6mL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滴入5滴黑枸杞浸取液、振荡,再逐滴滴入约3mL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之后记录溶液颜色。
实验 |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NaOH 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 | 溶液颜色 |
① | 5 | 5 | 红色 |
② | 5 | 10 | 自上而下依次为红色、蓝色、黄色,静置约6分钟只剩红色、黄色 |
③ | 5 | 15 | 自上而下依次为红色、蓝色、黄色,静置约20分钟仍无明显变化 |
【解释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