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火神山”雷神山”谈起(节选)

    ①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神州大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阻击疫情成为全国的头等大事。为了收治患者,10余天之内,武汉便建造成两所应急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霸气的名字,迅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②为了“抗击非典”,2003年北京也建成一所应急医院——小汤山医院。此医院因位于北京市小汤山镇而得名。但火神山医

    院位于武汉市的后官湖畔,而非“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位于武汉市黄家湖地区,而非“雷神山”。武汉市没有叫“火神山”雷神山”的地方,这两所医院为什么要取这样的名字呢?已有学者做出了解释。

    ③湖北地处古楚大地。传说,古代楚国君主的祖先就是火神祝融。祝融, 本名重黎, 高阳氏颛顼(zhuān xū) 之后。高辛氏帝喾(kù)当政时,重黎居火正之官,甚有功,帝喾名之曰“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现在常见有人把火灾说成“祝融之灾”原因就在这里。可见火神山医院的命名,表现出了鲜明的楚文化色彩。我国古代盛行用“五行”解释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医用“五脏”配“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的肺部,引发肺炎.按“五行”理论,火克金,故“火神”能克制侵入人体肺部的疫魔。雷神,也称雷公、雷师,中国神话中的司雷之神.《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后世演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雷神是惩处邪恶之神。民间还认为,谁做了

    坏事,就会受到五雷轰顶的处罚。在《周易》八卦中,火属于离卦,雷属于震卦,二者属相生关系,且都能克制“邪恶”。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命名,反映了人们战胜疫魔的愿望与决心。

    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以说,人类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是从命名开始的。“名正”是“事成”的基础,自古以来,我国对“名”都有足够的重视。

    ⑤从神话传说、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素材,一直是我们命名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汉语中有众多名号,都带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⑥2019年8月9日,华为公司正式发布鸿蒙操作系统,在世界信息技术领域投下了一颗震撼弹。这款操作系统,为何命名为“鸿蒙”呢?

    ⑦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鸿蒙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学者把那个时代称作鸿蒙时代。《庄子·在宥》:“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西晋司马彪释“鸿蒙”云:“自然元气也。”《庄子》之后,“鸿蒙”在文献中频频出现,均指宇宙形成前的自然之气。宇宙孕育于鸿蒙之中,鸿蒙是万物的开端,是世界之本源。华为把操作系统命名为“鸿蒙”,意图不难想象,华为还把自己的智能手机芯片命名为“麒麟”,把自己的5G基站芯片命名为“天罡”。麒麟、天罡都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引以为名,无疑也反映了华为的价值追求。

(1) “火神山”医院这样命名的原因有哪些?
(2) 阅读选文第⑦段之后你认为华为把操作系统命名为“鸿蒙'的意图是要表明什么?
(3)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小汤山医院的命名方式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命名方式不同。 B. 火神山医院的命名,体现了鲜明的楚文化色彩是因为在古楚国盛行用“五行”解释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C. 我国有重视命名的传统,是因为我们认为一个好名能促进事情的顺利进行。 D. 第⑦段画线句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从中国神话传说中寻找素材是我们命名的重要方式之一。
【考点】
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面48小时,“嫦娥五号”都做了些啥

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12月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成功落月,在之后的48小时内完成一系列工作,携月球“土特产”返回地球。

“挖土”

“嫦娥五号”的任务是采集约两公斤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自动采样是“嫦娥五号”任务的核心环节之一。探测器要经受住超过100摄氏度的月面高温考验,克服测控、光照、电源等方面的条件约束,实现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

科研人员为“嫦娥五号”精心设计了两种“挖土”模式:钻取和表取。钻取是通过空心钻杆的取芯机构、钻到月球表面两米以下深处,得到深层样品的层理信息;表取是采用机械臂末端固定铲挖型釆样器,进行表层和次表层月壤釆集。这两种方式互为备份。不仅可以提高采样的成功率和可靠性,还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样品种类,为后续科学家研究月壤提供更多可靠的原始资料。

“打包”

月面是极高真空的环境,地球表面则包裹着大气层,当中有气体成分,还漂浮看各种固体颗粒。如果月球样品接触到大气中的这些物质、就会被污染,导致其科研价值大打折扣,为了将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样品在无人条件下进行“打包”,并且保证样品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不受污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研制出月球样品密封封装子系统。

封装过程采取“双管单袋”的钻进取芯方案。钻取到的月球样品,进入取芯菅后,取芯软袋拉绳随之上提,样品就被自动装进软袋里。软袋缠绕封装后,再放入初级封装装置内,同时,科技人员在地面实验室根据探测器传回来的数据,仿真采样区地理模型并全程模拟采样,为釆样决策和各环节操作提供重要依据。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自动采样,并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升旗”

点火起飞前,“嫦娥五号”探测器还在月球上进行了一场神圣的“升旗仪式”,这是中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

月球环境不同于地球,普通旗帜无法在月球上使用。研制团队花费一年多时间进行选材,最后釆用某新型复合材料制造出一面薄薄的国旗。这面国旗重量只有1公斤,却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的环境,在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下仍能“保持本色”。

“起飞”

顺利完成月球样品采样封装后,上升器就要准备月面点火起飞,这是一个高难度科目。众所周知,运载火箭在地球起飞有一套完备的发射塔架系统,点火起飞位置经过精确测算,飞行轨道也是一遍遍计算好的。但月面起飞既没有一马平川的起飞地点,更没有成熟完备的发射塔架,着陆器就相当于上升器的发射塔架,托举着“嫦娥五姑娘”回家。上升器还要克服地月环境差异、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等难题,而且起飞时它必须依靠航天器“自力更生”,实现起飞时自主定位、定姿。为确保上升器能够顺利起飞上升,“嫦娥”研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并建立了一整套环环相扣的系统保证任务,为“嫦娥五号”胜利回家保驾护航。

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满载而归”的“嫦娀五号”上升器从月面起飞,实现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选自中国新闻社,有删改)

(链接一)

“嫦娥五号”返回地球,一共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主要为月壤。月壤是从月球固体岩石圈到太阳系空间的过渡带,包含着相关区域的大量信息。研究月壤,对于研究月球乃至地月系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月壤还含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稀有气体、钛铁矿等,对月壤的精细研究,可提供月球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的重要信息,为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月球资源对地球上的人类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利用月壤在月球上就地生产建筑材料、铺设路面、生产氧气和水等,对于人类在月球上的长期居留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间运输费用十分昂贵,月壤资源的就地开发利用,可以大大降低经费投入。

(节选自新浪科技,有删改)

(链接二)

中国探月工程时间线回顾

2004年3月1日

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24日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奔月,传回了首张月球表面图

2010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顺利发射,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2013年12月14日

“嫦娥三号”和“玉兔一号”成功软着陆月球,成为37年内再次访问月球的人类使者,“嫦娥三号”至今仍保有一定工作能力,创造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纪录

2018年5月21日

“鹊桥号”出发,成为人类唯一地球/月球背后通信中继卫星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至今仍在工作

2020年11月17日

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1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

(选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三)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是航天强囯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已经圆满收官,之后必然要进行登月和月球驻留工作研究。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再接再厉,推进我国航天事业乃至多项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节选自网络,有删改)

(1) 下列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完成“挖土”“打包”“升旗”等工作,上升器从月面起飞,实现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B. “嫦娥五号”带回地球的月壤,为研究月球和地月系的演化历史,以及开发利用月球资源提供了可靠的原始资料。 C. “嫦娥三号”“玉兔一号”和“嫦娥四号”“玉兔二号”,分别成功软着陆月球及其背面,它们至今仍然在工作着。 D. 从“嫦娥一号”奔月到“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成功返回,中国探月工程的“绕、落、回”三步走已圆满收官。
(2)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提高月面采样的成功率、可靠性和丰富性,科研人员设计了两种模式,采用表钻结合,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方式“挖土”。 B. “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起飞是高难度科目,着陆器充当发射塔架,要克服地月环境差异、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等难题。 C. 研究利用“嫦娥五号”带回地球的月壤资源生产建筑材料、铺设路面、生产氧气和水等,对于人类长期在月球上居住很有必要。 D. 中国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先后完成了探月、登月和驻月研究工作,为造福人类作出了贡献。
(3) 有人评价:“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请从材料中找出相关依据,分点概括。
(4) 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探月精神对你的启发。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到上王家

王培国

①春天,也许是世间最美的遇见。

②几年前我在上王家村住过一阵子。记得初次踏进这个村子时,一场铺天盖地的茫茫春雪在前夜悄然降临。翌日雪霁,银装素裹的山野、村庄,在明媚的晨曦中缓缓苏醒,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一缕缕青蓝的炊烟在覆盖着白雪的屋顶上袅袅浮动,仿佛整座村庄也在晨曦中上升。群山如波浪起伏,白茫茫的雪地五彩斑斓,光芒四射,炫得人睁不开眼睛——心里不由得惊叹:好一座白雪山庄。

③日日在山间小路上行走,走村穿巷,与这里的村民日渐熟络,被东家拉着手,叫去喝茶;西家拽着衣袖,请去吃一顿家常饭。有一日傍晚,我无意间走进一户人家,这家只有一位老人守着简陋破败的老屋独居。老人年纪将近七十,儿子出门一去不返,失去了联系。我进门见他木木地坐于屋檐下。听到我的脚步声,他抬眼望了半天忽认出了我,赶忙从一只小木墩上起身,喊一声:王干事。双手有些抖抖索索,显然我的突然出现令他感到意外,不知所措。村人对老人的议论我耳闻不少,说老人性格古怪,与村里许多人合不来。老人请我进屋,我环顾左右,他的泥坯房子昏暗逼仄,一扇木格窗户,糊着窗纸,烟熏火燎,犹如涂了沥青,已难透进半缕光线了。屋内只有一张木桌,一盘土炕,一支长条凳上堆码着几只麻袋,四壁漆黑,俨然是一个黑不溜秋的窑洞。回头再环视屋外的院子,去冬的残枝败叶还在院墙根下凌乱地堆积,破败的屋檐下一张簸箕大的蛛网在风中颤抖。我忽觉心里难过,后背发凉,仿佛这个小小的院落成了上王家的一处“孤岛”,这里仿佛堆积着整个春天都无法消融的寒冷。

④今年的春天,冰雪经不住几日暖阳,转眼便融化为一股股春水,冰冻的每一寸泥土变得松软、湿润。地气渐热,冬眠的草根醒了,种子们发芽,张开了翅膀,上王家的每一处山野转眼就绿了。

⑤老人找到我在乡政府的办公室,我起身给他沏了一杯热茶。他问我这里有没有过期的报纸,村里要给他粉刷墙壁,他自己得准备点什么。“有啊,多着哩!”我从椅子上弹跳起来,兴冲冲地将办公桌抽屉的报纸,一股脑儿搜罗出来。我想起自己明日正好要到村上办事儿,便让老人回家等我明天把报纸送上门。老人一听,连连点头,说好好好……

⑥次日上午,我如约而至,几个小伙子已经在老人的小院里忙活着。阳光满满地铺在廊檐下的脚地,小院之前的狼藉景象不见了。我也加入了他们,一边干着活儿,一边随意地拉着家常。不知不觉太阳已移出窗子,可是,屋子里并没有因此昏暗下来,而是一点点地变得亮堂起来。明亮的光线映亮了老人的脸膛,他的神情像乌云密布的天空终于透出一缕缕明媚的阳光。他欢喜地扶墙瞅视着,或许,好久,好久都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⑦不知何时老人悄悄地拾掇柴火续旺了火炉子,屋内渐渐暖了起来。他在炉盘上烤了几个洋芋,不多时,便散发出浓浓的焦香味儿,弥漫了小屋。我们津津有味地享用这顿洋芋美餐时,红红的火光摇曳着,老人脸上绽开了笑纹说:“这火真好。”他与我聊了许多,说精准扶贫后,比起过去,现在的生活好得多哩……

⑧老人忽然记起了什么,起身走出屋门,不一会儿,只听啁啁啾啾一片,小鸡儿满院子撒欢儿疯跑。老人站在小院中央,手里抛撒着谷粒……小院里欢腾起来。老人沐浴在明晃晃的阳光里像一棵枯树忽然抽出了满身的绿色枝丫,我觉得属于老人的春天终于来了……

⑨走出老人的家门,一株杏树在不远处哗然绽放,千万朵杏花嫣然笑语,清芬随风流荡……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用“我”的见闻串连起文章的人物和事件。 B. 第②段描写村庄的环境,营造了美的意境,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C. 文中老人不愿主动与人交流,导致他性格古怪,境况凄惨,精神颓废。 D. 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2) 根据选文内容,将下表①~⑤空格填写完整。

时间

老人的家

老人的神情

“我”的心情

几年前

昏暗寒冷

今年春天

(3)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上下都在努力奋斗。假设班里建档立卡贫困生小丽同学因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而产生辍学的念头,你会用哪些方法帮助她呢?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虚拟性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京剧艺术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京剧的虚拟性表演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摸拟生活实际进行的表演。

       ②大幕拉开,面积不大的京剧舞台上,除了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之外,再没有别的道具,只有等演员出场了,你才能通过演员的表演,知道这舞台上将要发生什么故事。演员通过虚拟性的表演,既可以呼风唤雨,也可以把白昼变为黑夜;既可以把几天甚至几年的时间压缩为几分钟,也可以把几秒钟的心理活动延展为几十分钟;既可以展现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也可以在转瞬之间跨越万水千山。这种虚拟性表演,能够在有限的时空里表现不同时空的人物和事件。

       ③京剧演员的表演力图虚拟现实生活的情境,如以划桨虚拟行船,以摸索虚拟夜间的行为,以打更表示时间的变化等。《武松打店》是一出武戏,说的是武松夜宿孙二娘的客店,因为误会,与孙二娘在黑夜中展开了一场搏斗。舞台上灯火通明,只摆着一张桌子,两位演员摸索着闪转腾挪、追逐厮杀,有时近在咫尺却浑然不觉,分明是灯火通明的舞台,现众却从演员的表演中感觉到,这是一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紧张激烈的搏斗。

       ④需要指出的是,京剧演员的虚拟性表演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前辈艺人于连泉演《拾玉镯》,为了在舞台上更好地摸拟少女喂小鸡和做针线活儿的动作,他认真观察生活中少女喂鸡的手势、眼神,反复琢磨她们做针线活儿的过程,这使他的表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当然,这种虚拟性表演不完全是生活中的真实,而是经过加工的艺术的真实,演员的动作必须是舞蹈化、节奏化的。

       ⑤京剧的虚拟性,既给观众带来了真实的感觉,也使观众获得了美的享受。

(1) 京剧的虚拟性表演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

(2) 阅读下列材料,说说演员的表演是如何体现京剧的虚拟性的。

      【材料】京剧有一出戏叫《秋江》,说的是一位少女求老艄公驾船帮她追赶一个人的故事,饰演老艄公的演员手里拿着一支长篙上场,接着做出靠岸、解开缆绳、推出小船等动作,在行船过程中,两位演员的身体忽高忽低,很有节奏地起伏着,舞台上两位演员无论快走还是慢行,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直到两位演员下场。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