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 , 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阻绝  溯:  ②属凄异          引:

③不及返  顾:  ④岩幔亭峰后崖也  即: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4) 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故患有所不也(动词,通“避”) B. 万钟于我何焉(动词,增加) C. 谓失其本心(助词,无实意) 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
(2)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B.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C.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D.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 本文开篇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身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慈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 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表现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物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4)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列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肉 食 者 谋 之   ②弗 敢 加 也

(2)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小惠未

②小信未

③公将

而衰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 选文详略得当,详写 , 略写 ,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5)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 , 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

(1)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就 其 地 为 轩 以 居 予

(2)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人以为

②于是人之吾轩者:

③因之曰“何陋”:

④记之以来者:

(3)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断线句子的意思。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4) 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

(5) 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