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②陶后有闻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文言文翻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凤翔。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大历中,出瞿塘,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甫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忧时伤生,情不忘君,人皆怜之。观李、杜二公,语语王霸 , 褒贬得失,忠孝之心,惊动千古,骚雅之妙,双振当时。

(选自《唐才子传•杜甫》,有删改)

【注释】:①挺节:坚守节操。 ②语语王霸:句句震撼人心。 ③骚雅:诗歌。骚,代指屈原《离骚》.雅,大小雅,代指《诗经》。

(1) 解释下列词语。

①俄顷:

②何由彻:

③亡走凤翔:

④营:

⑤人皆怜之: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②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3) 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杜甫创作甲诗时的处境。

(4) 对甲、乙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选段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既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又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B. 选段甲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正如乙文所评:“忧时伤生,情不忘君。” C. 乙文对杜甫虽有“高而不切”的评价,但甲诗“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社会理想是非常可贵的。 D. 乙文结尾含蓄肯定李白、杜甫诗歌成就很高,共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文言文阅读 困难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公输(节选)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胡不我于王

②子墨子之守有余

③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②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表明公输盘虽然在道义上被墨子折服,但仍不肯放弃攻宋,而是借楚王来威压墨子。 B. 说服楚王,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也是先让其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进而让对方说出自己想要的话,最后迫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放弃。 C. 墨子止楚攻宋的成功,告诉人们:要想成功,不仅要有口才和谋略,更要有实力。 D. 墨子在与楚王的第一次谈话中,一连用了三个对比,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不仅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还使他醒悟到攻宋是无意义的,甚至是愚蠢的。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实:充实,充满。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可爱者甚

②陶后有闻

以立志

④故君子人多之为庭实焉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3) 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4) 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