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回答问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 ,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释】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孙搴,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

(1)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主人日食     子墨子起, B. 乃和       聪明衰耗 C. 勒为干卷     烨然神人 D. 庶几此补之   中有足乐者
(2)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4) 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 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 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D. 甲文言辞委婉,讲述自己读书之苦的经历,意在勉励同乡;乙文类似自我检讨,对少年因非勤而荒废学业而深生悔意。
(5) 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欧阳修)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枉直乖错:意思是冤假错案。②宽简:宽松简易。③便:安逸、安适。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劳军         无以 B. 壁门士吏从属车骑日   文章止于润身 C. 军礼见        纵为宽 D. 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是仰天叹曰
(2)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两处)。

军 中 闻 将 军 令,不 闻 天 子 之 诏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惜字如金,“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中,一个“直”字描绘出阵势不小的劳军队伍在军营里长驱直入、来去自如的状态。 B. 乙文通过“因取旧案反覆观之”“仰天叹曰”等细致的刻画,表现出欧阳修关心民生,为百姓受冤痛心不已的形象。 C. 甲文中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从侧面烘托了周亚夫的治军严明;乙文中的“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同此写法。 D. 两文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汉文帝深明大义、知人善任;欧阳修勤政爱民,勤勉谨慎。
(4)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②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

(5) 甲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试找出一处,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6) 周亚夫和欧阳修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坚守的人,结合选文说说他们坚守的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 困难
2.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故患有所不也(动词,通“避”) B. 万钟于我何焉(动词,增加) C. 谓失其本心(助词,无实意) 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
(2)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B.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C.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D.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 本文开篇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身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慈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 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表现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物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4)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 , 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阻绝  溯:  ②属凄异          引:

③不及返  顾:  ④岩幔亭峰后崖也  即: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4) 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