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学校邀请营养专家为学生家长开设专题讲座。营养专家关于健康晚餐解答了三个问题:

⑴晚餐    ?晚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左右,睡前3小时不宜进餐。

⑵晚餐    ?晚餐应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尽量减少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不适宜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⑶晚餐    ?早午晚餐能量3:4:3,晚餐宜少吃,吃到7分饱。

(材料二)

营养专家推荐的一日膳食结构,如下图:

(材料三)

以下是初三学生小海的一日餐食:

餐次

名称

食物量

早餐

馒头

4两(两只)

牛奶

200毫升(1瓶)

午餐

米饭

2两

清炒时蔬

2两小青菜

豆腐清蒸肉末

2两豆腐、1两瘦猪肉

鲫鱼萝卜汤

1.5两鲫鱼、1两萝卜

晚餐

米饭

3两

墨鱼红烧肉

1两墨鱼、3两猪肉

牛排

3两牛肉

番茄蛋汤

1两番茄、1只鸡蛋

夜宵(22:00)

炸鸡和炸薯条

3两鸡肉、2两薯条

(1) 请填补完整营养专家解答的问题。
(2) 根据材料二,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水果虽然健康但也非多多益善。 B. 谷薯类食物容易肥胖应少食用。 C. 生长发育的需要应大量喝牛奶。 D. 肉类脂肪含量高应不吃或少吃。
(3) 妈妈总是担心儿子小海在学校早午餐营养不够,每天为他精心准备晚餐和夜宵,但实质存在不少误区。营养专家根据小海的一日餐食为妈妈提出了一些意见:(60字左右)
【考点】
材料探究; 见解表述; 语言得体;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近日,学校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活动一:下面是陈教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学生:陈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想请您介绍一下“海上丝绸之路”。

陈教授:好的!“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海上的重要贸易通道。当时我国的商人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将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产通过船只运往海外,又带回了香料、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学生:

陈教授:这个问题提得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对当时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农业商品化的推进、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宁波当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2) 活动二:下列材料是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部分有利条件,请简要概括。

材料一:宁波位于东海之滨,它南通闽、粤,东临日本,北与朝鲜半岛遥遥相望。

材料二:宁波人历来活跃在国际商贸舞台,他们走南闯北,开拓新领域,创造了许多奇迹。据不完全统计,现有73000多宁波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宁波港已成为我国著名九大港口之一;唐朝时期,跻身四大名港行列;宋元年间,又是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清朝时,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如今,宁波港拥有了“洋洋东方大港”的美誉。

(3) 活动三:本次活动需要一则宣传语,请从下列三副对联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一项,并简述理由。

A.七千年河姆渡骨哨鸣响     八百里四明山云茶飘香

B.三江竞帆,招揽九天日月   东海涌浪,吞吐五洲风云

C.香樟如盖,郁郁兮摇翠     山茶似焰,灼灼兮飞红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