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①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②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③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

【注释】①封识(zhi):封存的标记。②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③俟(si):等候。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故人不独亲其( )

选贤能( )

以还之( )

其人感谢而( )

(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大道行也        不敢与家人言 B. 真无马邪        人感谢而去 C. 其境过清         闻其侄他事南来 D. 拾金人不知    温故知新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4) 结合【乙文】内容,分析秀才何岳是个什么样的人?
【考点】
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习题三】【北雅第一次月考】

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驰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教贾。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③。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④,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

周丰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丰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有删改)

【注释】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 ②肆:店肆    ③许字以女:把女儿许嫁给他;④剧:繁重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余言周维城事甚/此人一一为言所闻(《桃花源记》) B. 大困/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C. 死富阳/向所志(《桃花源记》) D. 卒/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2)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奇 , 立许字以女。

A. 忘路远近(《桃花源记》) B.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 具答(《桃花源记》) D. 曾不能损魁父丘(《愚公移山》)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4) “周丰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请分析周丰这样做的用意。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周丰的形象特点。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 , 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竞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 , 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矣,仓皇投卷,竞得中试,状元及第。

(选自《罗伦还镯》,有删改)

注:①孝廉:“举人”的别称。②给:充足。③赍:以物送人。④投缳:上吊自杀。⑤届:到。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孝廉赴会试

②竞至其家 

③夫疑妻有私

④急行

(2) 下列选项中,与“仆于途中拾一金镯”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大道之行也》) B.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C.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D.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

②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4) 结合罗伦的言行,简要分析他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