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2022年杭州亚运会大事记

●2015年9月16日,杭州成功申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

●2016年4月9日,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8年8月6日,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正式发布。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2019年12月15日,杭州2022年亚运会倒计时1000天的数字璀璨点亮,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Heart to Heart,@Future”)发布。

●2020年4月3日,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组合“江南忆”正式向全球发布。

●2021年2月24日,杭州亚运会国际文明礼仪大赛海选评审启动。

●2021年5月24日,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正式启动。

●2021年9月10日,杭州亚运会火炬形象发布,名为“薪火”,寓意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2022年3月31日,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全部竣工并完成赛事功能验收。

●2022年9月10日至25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材料二】社会调查

(选自《2021年度杭州综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报告》)

【材料三】各方声音

2021年,杭州亚组委和杭州市政府共同组织的“亚运走十城”“百人百讲”“亚运四进”等亚运主题系列文化活动,充分激发了广大市民参与亚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向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展示本地风土人情同时,辐射出强大的文化传播力,体现了体育与文化的融合。

                       (亚奥理事会副主席、体育委员会主席宋鲁增)

回望北京亚运会,当时它更多的还只是一届单纯的体育赛事,但一座城市以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市场,会因为一届体育盛会的举办而变得火爆,而企业品牌也会赶在赛事举办期间疯狂“入侵”,这一切都在说明,亚运会已经产生“经济效益”。

(来源:杭州网)

【材料四】宁波赛区赛事

2022年杭州亚运会宁波赛区项目比赛地点是象山。象山,在东海之滨,以山青水秀而闻名。宁波比赛项目有亚运会帆船、帆板及沙滩排球。

帆船比赛要求在开阔的海面上进行。它是一种智慧的博弈,现场的海况,风力大小,风向变化,海浪,以及潮汐水流,还有参赛者的决策等是影响帆船比赛最关键的因素。帆板运动是介于帆船和冲浪之间的新兴水上运动项目。沙滩排球是一项每队由两人组成的两队在由球网分开的沙滩上进行比赛的排球运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竞技性。

【材料五】

新闻标题

报道媒体及时间

浙江宁波举行百万市民迎亚运植绿行动 线上线下添绿意

中国新闻网2022.3.12

护航隧道安全,杭州亚运会重点建设工程中有宁波“智造”

甬派2022.3.24

汪顺:今年首要目标是“打好亚运会”

宁波晚报 2022.4.6

气象服务“智能化+精细化” 亚运会宁波赛区“风云”可测

中国宁波网2022.4.7

上届亚运会双人划艇冠军邢松:今年争取家门口再添金牌

宁波晚报2022.4.8

亚运元素扮“靓”乡村街景,宁波师生走上街头绘亚运

凤凰网宁波2022.4.9

亚洲撑杆跳高“女神”李玲:期待在家门口实现亚运三连冠

宁波晚报2022.4.14

(1) 【任务一:拟写专栏名称】

为迎接亚运会,学校要在校园网上进行“亚运荣光”的专题宣传。如果把上面提供的五个方面的材料按照内容重新梳理归类,可以开辟亚运知识库、我的亚运我的城、亚运进行时、等专栏进行宣传。

(2) 【任务二:评价新闻标题】【材料五】呈现了许多新闻标题,下面两则新闻标题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从新闻标题拟题的角度说说你的理由。

新闻标题1   汪顺:今年首要目标是“打好亚运会”

新闻标题2   气象服务“智能化+精细化”亚运会宁波赛区“风云”可测

我喜欢新闻标题(   ),理由:

(3) 【任务三:发表观点】杭州亚运会筹备过程中,场馆修建、地铁建造、设施更新改造等给当下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有一些人颇为不满,认为杭州亚运会还是不要申办为好。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看法?请根据上面几则材料的阅读,发表你的观点。
(4) 【任务四:创作诗歌】

为宣传宁波赛区的赛事,有网友创作了下面三行诗。请你根据【材料四】的阅读,想象比赛画面,为其续写三行。

海浪飞溅

驾一只船,风灌满帆

去感知乘风破浪的魅力

【考点】
新闻标题; 衔接仿写; 主题活动; 见解表述; 新闻、材料类文本; 语言生动; 语言得体; 语言简明;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南京的灵谷寺里有成片的雪柳,春暖花开远远望去一片雪白,然而你走进细看就会发现每一朵小花都是精美工巧的艺术品,雪白的花瓣,浅绿色的花蕊,玲珑剔透,姿态万千。贺知章看到春天的万条柳丝,惊叹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同样可以追问,世间万紫千红的鲜花,究竟是哪一双巧手剪裁出来的呢?

材料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不纯粹是指诗歌的数量,这样说主要指以下两层意思,一是中国的一切文化艺术,无不渗透了诗的特点,比如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有声调上的抑扬起伏,即平上去入的不同。二是从先秦到今天,我们的理论核心,真善美的原则标准是统一的,我们的美学思想,同真和善,不可分割,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汉人诗讲究温柔敦厚,都是与真和善紧密结合的,从上述两层意思说,中国确是诗的国度。

材料三:陶渊明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是最深厚的。

    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渊明的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他饱经忧患,极端贫穷,逼得要自己种田,他逼的要去乞食。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他的诗集满纸都是忧生之嗟,他的大半生中,国家兵戈扰攘,几无宁日,他一个穷书生,进不足以谋国,退不足以谋生,也很忧,陶渊明诗篇篇有酒,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种种不称心的事。

    但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世间缺陷的有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的极深广的同情。渊明由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就在“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的宇宙。他先是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在诗中,他把他所敬仰的古人排起队来,向他们馨香祷祝,更可以见出他的志向。渊明还打破了身处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与我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自徜徉自得,如庄子所说的“鱼相与忘于江湖”。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这种物我的回响交流,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互映增辉。所以无论是微云孤岛,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他没有由苦闷而落到颓唐,也正因此。

    渊明尽管胸襟高超,却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他在诗中表现最多的是对子女的慈爱。他做了官,特别遣一个工人给儿子,以减轻他的劳作之苦。还关照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既可以见出做父母的仔细,尤可见出人道主义者的深广的同情。渊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他有至性深情,而且不怕坦白地把它表现出来。

    总之,渊明经过极端的苦闷,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他的智慧与他的情感融成一片,酿成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他的为人和他的诗一样,都很淳朴,却都不很简单,是一个大交响曲,而不是一管一弦的清妙声响。

(节选自《诗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

(1) 自然景象常让中国人联想起相关的古诗句,“材料一”中作者的经历就是一例。请你根据材料一,也写一例陶渊明的诗例与大家分享。
(2) “材料三”中,陶渊明的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3)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与诗从未有片刻的分离。请联系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诗的关系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小题。

共享单车乱象面面观

2016年底,以“共享”为理念的短时租赁单车迅速风靡各大城市,Ofo、摩拜、bluegogo等几十种品牌的共享单车以其使用便捷、外观时尚、新潮等因素受到人们的青睐。只要你下载相关APP,就可以在校园、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等公共场所用手机扫码取车,即走即停、无桩停放这有效地缓解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但不久之后,与共享单车相关的种种乱象也随之而来,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材料一:乱象丛生】

【材料二:媒体热议】

    【南方日报】共享单车是一块检验市民道德素质的“试金石”,也是检验一座城市文明建设水平的风向标。南方舆情建议,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需要加大共享理念的宣传,让市民充分了解“共享”精神,更需要严格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行为,文明才能不“掉链子”。

    【澎湃新闻】共享单车企业平台在建立初期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疯狂上马,只顾眼前的“钱景”,而忽略了对使用规则和监管机制的制定。共享单车“随停随用”的模式利用的正是人性的弱点,人人图一己之便容易导致乱停乱放。

    【新华网】共享单车这面“照妖镜”照出的是城市管理的惊慌与迷茫。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单车乱象”的背后折射的是政府管理的缺失。如果拿出抓“酒驾”那样的力度来为共享经济保驾护航,共享单车一定能得到长效发展。

(1) 某校开展了“共享单车乱象”调查活动。请根据材料,把下面调查问卷补充完整。

①下列哪些共享单车的乱象你经常遇见?

A.未满12岁儿童骑车,有安全隐患。  B.

C.偷窃共享单车或把单车占为己有。    D.

②你认为造成共享单车乱象的原因有哪些?

A.  B.  C.

(2) 媒体往往用直观生动又容易理解的语言指代特定的含义,如“剁手党”,就指只要看到优惠就想买的网络消费者。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指代的含义。

①这有效地缓解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②文明才能不“掉链子”。

(3) 某市为治理共享单车乱象,在短短11天内就没收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2000余辆。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能有效治理共享单车乱象?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