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寒食①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②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③家。
【注释】①本诗具体作年不详,一传作于安史之乱后,权势日盛的宦官政治集团扰乱朝政,使得中唐政治日趋腐败。②御柳:宫苑里的杨柳。③五侯:指当权的外戚或宦官。
【乙】
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① , 造饧②大麦粥。寒食挑菜,斗鸡,镂鸡子③ , 打球,秋千, 施钩④之戏。
清明日,取杨柳枝插门户上,谓之“青眼”⑤ , 以厌邪祟。是日,士庶并出郊野,谒拜山陵,扫祭丘墓,履历青翠,谓之“踏青”。
(选自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有删改)
【注释】①禁火三日:寒食节习俗,源于纪念介子推的传说,禁火期间只能吃冷食。②饧(táng):麦芽糖或糖稀,用于制作冷食甜粥。③镂鸡子:在鸡蛋上雕刻花纹,一种寒食节游戏。④施钩:即“拔河”,古代寒食节群体竞技活动。⑤青眼:柳叶形似眼睛,古人认为插柳可驱邪,故称“青眼”。
【丙】清明节
清明节,寻常京师①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② , 用面造枣锢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
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锢、炊饼、黄胖④、掉刀⑤、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⑥”。
(选自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删改)
【注释】①京师: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②炊熟:寒食节前一日,可生火做饭,为禁火三日做准备。③枣锢:即“枣饣固”,面食,形似燕子,纪念介子推(传说其焚死于柳树下)。④黄胖:泥塑玩具,宋代清明节流行。⑤掉刀:儿童玩具木刀。⑥土仪:具有地方特色的祭品或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