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明观察到一个水龙头因损坏而不断地向外滴水,为探究其漏水造成的浪费情况,小明用一个带有刻度的量筒放在水龙头下面装水,每隔一分钟记录量筒中的总水量,但由于操作延误,开始计时的时候量筒中已经有少量水,因而得到如表的一组数据:

时间t(分钟)

1

2

3

4

5

***

总水量y(毫升)

7

12

17

22

27

(1) 探究: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请判断和y=kt+b(k,b为常数,k≠0)哪一个能正确反映总水量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并求出y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2) 应用:

①请你估算小明在第20分钟测量时量筒的总水量是多少毫升.

②一个人一天大约饮用1500毫升水,请你估算这个水龙头一个月(按30天计)的漏水量可供一人饮用多少天.

【考点】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践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刻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利用水流计时的工具. 综合实践小组准备用如图 38-4 所示的甲、乙两个透明的坚直放置的容器和一根带节流阀 (控制水的流速大小)的软管制作简易计时装置.

【实验操作】综合实践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先在甲容器里加满水, 此时水面高度为  ,  开始放水后每隔  观察一次甲容器中的水面高度,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流水时间t(min)

0

10

20

30

40

水面高度h(cm)(观察值)

30

29

28.1

27

25.8

【建立模型】小组讨论发现: “  ” 是初始状态下的准确数据, 水面高度值的变化不均匀,但可以用一次函数近似地刻画水面高度 h 与流水时间 t 的关系.

【反思优化】经检验, 发现有两组表中观察值不满足任务 2 中求出的函数表达式, 存在偏差, 小组决定优化函数表达式, 减少偏差. 通过查阅资料后知道: t 为表中数据时, 根据表达式求出所对应的函数值, 计算这些函数值与对应 h 的观察值之差的平方和, 记为 w; w 越小, 偏差越小.

【设计刻度】得到优化的函数表达式后, 综合实践小组决定在甲容器外壁设计刻度, 通过刻度直接读取时间.

(1) 任务 1 : 分别计算表中每隔  水面高度观察值的变化量.
(2) 任务 2: 利用  时, ;  时, 这两组数据求水面高度 h 与流水时间 t 的函数表达式.
(3) ①计算任务 2 得到的函数表达式的  值.

②请确定经过点  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使得  的值最小.

(4) 任务 4 : 请你简要写出时间刻度的设计方案.
实践探究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