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著阅读

【文段一】A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省人事。······扶箸立了起来。A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什么号陶痛哭?”A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讓的众人心里都凄楚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胯子。他那里有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白出鲜血来。

【文段二】梅玖方才慢慢的立起来和他相见。A就问:“此位相公是谁?”众人道:“这是我们集上在庄的梅相公。”A听了,谦让不肯受梅玖作揖。梅玖道:“今日之事不同。”周进再三不言。众人道:“恐年纪也是A先生长,先生请老实些罢。”梅玖回过头来向众人道:“你众位是不知道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及未不同小友序齿的。只是今日不同,还是A请上。”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

【文段三】汶上县季四等第一名上来是梅致,跪着阅过卷。学道作色道:“做秀才的人,文章是本业,怎么荒谬到这样地步!平日不守本分,多事可知!本该考居极等,姑旦从宽,取过戒惩来,照例责罚!”梅玖告道:“生员那一日有病,故此文字糊涂。求大老爷格外开恩!”学道道:“朝廷功令,本道也觉不得主。左古!将他扶上凳去,照例责罚!”说着,学里面一个门斗已将他施在凳上。梅致急了,哀告道:“大老爷!看生员的先生面上开恩罢!”学道道:“你先生是那一个?”梅玖道:“现任国子监司业A,便是生员的业师。

(1) 下列关于名著《儒林外史》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 B. 《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C. 《儒林外史》开篇作者以王冕的故事作为全书的“禊子”,他与朱元璋促膝长谈,建议朱元璋以仁治国。明初朱元璋召王冕入仕,但他却归思山林,不被功名富贵禁锢,是真正的儒士。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意在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D. 马纯上专攻八股文,认为人生世上,除了举业,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但是他在迂腐的同时又不失善良。
(2) 鲁迅先生称《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请结合文段,谈谈作者在塑造人物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汉刺效果。
【考点】
作品的基本内容; 作品的艺术特色; 作品的综合评价; 《儒林外史》;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

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哪里有这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兄弟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哪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1) 下列有关《儒林外史》的内容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中的范进正在省城参加乡试,明清的科举制度中,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B. 《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书中人物常常在登场数回后旋即退场,从此不再出现。 C. 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不肯咽气,是因为那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他怕费了油。 D. 《儒林外史》中大多数人物全无儒生应有的学识与品格,而为功名利禄所裹挟,丑态百出。如周进、孔乙己等终老科场,迂腐可笑。
(2) 《儒林外史》是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细读选文,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作者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笔法?
名著导读 普通
3.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儒林外史》的片段,完成各题。

【片段一】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 好! 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 , 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片段二】

到晚,长班进来说:“荀老爷家有人到。”只见荀家家人挂着一身的孝,飞跑进来磕了头,跪着禀道:“家里老太太已于前月二十一日归天。”荀员外听了这话,哭倒在地。 王员外扶了半日,救醒转来;就要到堂上递呈丁忧。 王员外道:“年长兄,这事且再商议。现今考选科、道在即,你我的资格,都是有指望的,若是报明了丁忧家去,再迟三年,如何了得? 不如且将这事瞒下,候考选过了再处。”荀员外道:“年老先生极是相爱之意,但这件事恐瞒不下。”王员外道:“快吩咐来的家人把孝服作速换了,这事不许通知外面人知道,明早我自有道理。”一宿无话。

【片段三】

不曾说完,门上人进来禀说:“鲁大老爷开坊,升了侍读,朝命已下,京报适才到了,老爷们须要去道喜。”蘧公孙听了这话,慌忙先去道喜。 到了晚间,公孙打发家人飞跑来说:“不好了! 鲁大老爷接着朝命,正在合家欢喜,打点摆酒庆贺,不想痰病大发,登时中了脏,已不醒人事了。快请二位老爷过去!”两公子听了,轿也等不得,忙走去看;到了鲁宅,进门听得一片哭声,知是已不在了。

(1) 下面是对以上内容所做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片段一所写人物是范进,画线句中的动作及外貌描写,体现了他发疯后狼狈的情态。 B. 片段二中的“丁忧”是指荀玫的母亲去世,王员外提出要将此事隐瞒下来。 C. 片段三中鲁编修升迁之时,合家欢喜,没想到痰病大发,而后丧命。 D. 三个片段的主人公都是苦考多年才得中的读书人,处在相似的仕途阶段。
(2) 请总结以上三个片段所体现情节的相似之处,并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