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敌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 , 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 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经叩问  各己见 B. 箧曳屣  荆请罪 C. 冬烈风  一二白 D. 裘葛之  不余力
(2)  文章多处使用对比手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乡之先达”的倨傲与作者的谦恭形成对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学的学习态度。

【乙】“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丙】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学习条件的重要性。

(3)  根据上文及下面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 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茱,学徒相随已数百人。

(取材于《后汉书》)

注:①马融:字寄长,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陕西扶风人。②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

宋濂和郑玄在求学中遇到了同样的困难:① 。宋濂曾经“②”,态度恭顺,礼节周到,坚持求教;郑玄西行入关,经人介绍从师马融,③。最终,他们两人都克服了求学中的困难而学有所成。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一词多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表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巯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下列全都表现秦王蛮横的一组句子是(    )

①秦王不悦

②秦王怫然怒

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④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⑤秦王色挠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 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 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 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3) 下列对选文的写作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B. 秦王最后“长跪而谢之”,从正面表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暴。 C. 情节构成紧张曲折,波澜起伏。 D. 人物对话简洁整齐,绘声绘色。
(4) 下列篇目与选文反映的社会背景相同的一项是(    )

A. 《伤仲永》 B. 《木兰诗》 C. 《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出师表》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的文字,后面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表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巯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下列全都表现秦王蛮横的一组句子是()
①秦王不悦 ②秦王怫然怒 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④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⑤秦王色挠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 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 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 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3) 下列对选文的写作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B. 秦王最后“长跪而谢之”,从正面表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暴。 C. 情节构成紧张曲折,波澜起伏。 D. 人物对话简洁整齐,绘声绘色。
(4) 下列篇目与选文反映的社会背景相同的一项是()

A. 《伤仲永》 B. 《木兰诗》 C. 《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出师表》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