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早得雨
[宋]陆游
稻陂方渴雨,蚕箔①却忧寒。
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
【注释】①蚕箔:养蚕的器具,俗称蚕帘。这里指代蚕。
“朱门”指代 ,杜甫有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因为“ ”,他们似乎不喜欢下雨。
从“稻陂”“蚕箔”可见,诗歌还描写了另一个群体:。“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一句,可借鉴白居易《卖炭翁》中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解读。
《春早得雨》应该归到情趣、情怀、哲理哪一类呢?结合词句简要阐述一下吧。
。
观 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⑴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读书的亲身体会,用了好几处比喻使说理生动,富有情趣。如在写到自己和书朝夕相伴的时候,作者把书比作“ ”,“活水源头”化用了朱燕《观书有感》的句子“问渠哪得清如许,”,表明读书能获得新知识,让思想不断更新。
⑵诗歌领联“直下”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我明白了诗人读书的一个特点是: ;“胸次全无一点尘”,写出了诗人读书。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同 学:听我爷爷说,蔡公时是一名坚定的革命党人。是这样吗?
讲解员:是的。蔡公时还是一位教育家和外交官。
同 学:我爷爷没跟我讲起这些,您能跟我讲一讲吗?
讲解员:好的。1911年,蔡公时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他创办北平国民大学。1928年,蔡公时任山东特派交涉员,负责与日本驻济领署的交涉,要求日本政府从济南撤军。
同 学:
讲解员:蔡公时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日寇展开艰难的谈判,他据理力争,痛斥日寇强盗行径。日寇对他百般酷刑,他高呼“中国人可杀不可辱”,终被残忍杀害,壮烈殉国。
同 学:蔡公时先生大无畏的精神让人钦佩、感动。我们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都竹枝词(节选)
吴好山
鲜鱼数尾喜无穷,分付烹煎仔细烘。
九眼桥头凉意足,邀朋畅饮一楼风。
(选自《成都诗览》)
古意
[唐]韩愈
太华峰头玉井莲①,开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疴②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③。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④根株连。
[注释]①玉井莲:传说华山峰顶有玉井,生千叶莲花。②沈痫(kē) :亦作“沉疴”,指久治不愈的病。③夤(yín)缘:攀援。④七泽:相传古时楚有七泽,后泛指天下泽塘。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题。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这首诗尾联与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有何异同?可以从意象选择、手法运用、情感基调与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樱桃花
[元]方回
浅浅花开料峭风,
苦无妖色画难工。
十分不肯精神露,
留与他时着子红。
【注释】①料峭:形容微寒。②妖色:艳丽的颜色。③工:工巧,精巧。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甲]
暮春即事
[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乙]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玉仙馆
(唐)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
(选自《全唐诗》)
请你完成这首诗歌的微电影镜头脚本设计,来展现诗歌的意境。
镜头脚本设计(部分)
景别
摄法
整体画面
配音
预期效果
远景
从人物后面拍摄
①
水流声、鹧鸪声
②
(甲)咏菊
(乙)重阳后菊花(之一)
宋•杨万里
宋•范成大
物性从来各一家,
寂寞东篱湿露华,
谁贪寒瘦厌年华?
依前金靥照泥沙。
菊花自择风霜国,
世情儿女无高韵,
是春光外①菊花。
只看重阳一日花。
【注释】①外:见外。
【评注】(甲)诗偏于理性,前两句从“①”入手,用其它花来衬托菊花;(乙)诗精于描绘,“②”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
(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③;(乙)诗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