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莓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浓郁的水果芳香。
(1) 草莓具有鲜美、多汁、有浓郁的水果芳香等性状,这些性状是由决定的。
(2) 为了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①将叶片甲、乙,丙取下(同时去掉甲上的黑纸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②将图甲装置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③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用清水漂洗;④叶片甲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⑤将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⑥分别向叶片上滴加碘液;⑦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三片叶的颜色变化。

请按正确顺序排列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叶片丙变蓝色、叶片甲不变蓝色、叶片乙不变蓝色。根据甲实验结果,对于大里种植的草莓,为提高产量可采取措施是

(3)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了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变化图像,图丙中cd段活动强度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4) 分析图乙和图丙,组内同学对图乙中C点对应图丙中a点还是b点产生了争论。请作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考点】
植物的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当二氧化碳浓度太低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会减低甚至停止。如图甲是自然状态下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日出后随着光照的增强二氧化碳浓度不断降低。图乙为一天中光照强度随时 间的变化曲线。为提高棚内蔬菜瓜果的产量,人们常常向大棚内补充二氧化碳,以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

(1) 结合图甲、图乙,分析从日出(6:20)到11:00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原因。
(2) 图丙是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装置图,在反应仓内放入原料碳酸氢铵(NH4CO3),启动加热装置后发生化学反应:NH4HCO3NH3↑+CO2↑+H2O.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进入水箱,其中氨气(NH3)溶于水并留在水箱中,二氧化碳经出气管由排气装置排放到大棚的空气中,为棚内蔬菜提供光合作用所霄的原料。结合下农中氨气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解释氨气留在水箱中而二氧化碳逸出的原因。

温度

溶解度(克)

物质

0℃

10℃

20℃

30℃

40℃

NH3

89.9

68.3

52.9

40.9

31.6

CO2

0.33

0.23

0.17

0.13

0.1

(3) 大棚内装有二氧化碳浓度及光感双控装置,当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值低于 0.1%时加热装置自动启动,分解NH4HCO3产生CO2 , 使大棚内CO2%维持在0.1%~0.12%;日落时光照减弱,加热装置自动关闭,停止产生CO2 . 已知该二氧化碳发生器中碳酸氢铵的分解速率为1千克/小时,请结合图甲计算该二氧化碳发生器一天中产生CO2的质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答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