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①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桑树。
②桑树高达八九米,超过了二楼屋顶。树龄起码有几十年了,树叶稀疏凌乱,犹似一只披着绿色羽毛的大鸟。
③缘起十年前的春天、路口停了一辆皮卡,有人在出售一棵树,一连三日,晾晒于骄阳之下。这棵树不知道从哪里挖来,无人识得是什么树,卖树的人,也不知其名,只说这树结一种小果子,酸甜好吃。刚好我家院里需要种一棵大树,这棵野树奇特的树形,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于是果断买下了这棵价格不菲的无名之树,也存有怜惜之心,只怕它再晒下去,就要被风干了。树在院里种下,我当即给它灌了大量的清水,没几天,蔫蔫的树叶挺起来,树叶呈桃形,在风中轻轻拍起巴掌,质地薄软干爽。总觉得这树眼熟,似曾相识,却仍然无法想起它是什么树。
④一直到五月中旬,树叶一天天浓密丰满、形成一团巨大的冠盖、投下阔绰的树荫、枝叶繁茂、未见开花。有一日,从叶片背后的贴梗间,钻出了一簇簇小米粒样的果实,白色粉色青绿色,五彩夹杂。隔几日再看,发现有几簇小果子已变成了紫色。【甲】浓浓的深紫色,饱含汁水,采一簇放进嘴里,酸酸甜甜。一抬头 , 叶片下躲藏着无数的小果子。密密麻麻紧紧簇拥。
⑤那个瞬间,记忆全都回来了:桑葚!—— 原来,这是一棵桑树啊!
⑥幼时,坐船沿着大运河,去杭嘉湖水乡的外婆家。蚕桑之地,桑林密布。两岸的河堤,全都种桑,桑的河堤顺水蜿蜒。到了冬季,桑叶落尽,露出修剪得矮墩墩齐整整的桑树干,像是河堤上一队队壮实的卫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也曾是采桑女,在德清东衡里蚕种场采过桑叶。初夏的桑林密不透风,一片片采下翠玉般的桑叶,轻轻放进背篓,背篓满了才能钻出桑林透气。只盼着能遇上一棵桑树,挂着又大又紫的新鲜桑果子,解渴又解馋。每日坚持采桑,其实只为桑甚,那是我吃过最甜的桑葚。然后把桑叶背回去,清爽的桑叶在蚕房外晾干,倒入宽大的竹匾,胖嘟嘟的蚕宝宝们,齐刷刷地趴在桑叶上沙沙啜叶。
⑦十年来,桑葚成熟的季节,都是我家的桑葚节。晨起,树下洒落一地熟透的小果,湿漉漉紫莹莹。弯腰蹲下一粒粒捡起,轻轻放在盆里。盆满,拿回家清水冲洗,即食。不似超市卖的桑甚,人工培育大如拇指。野桑果形小粒多,汁多新鲜,散发出树林的气息。每一个桑葚上嵌满了细密的“米粒”。偶见半个桑葚,留着小鸟啄过的印痕。桑葚节可持续一月,眼看着树上青白色的米粒一天天变大变红变紫,陆陆续续成熟,又陆陆续续掉落,挂满桑葚的枝条沉沉垂下。每天都有桑葚可捡,余果分于亲邻,皆大欢喜。
⑧桑果子落完,已是满树浓密的绿叶,进入了桑树的全盛时期。一层压一层的桑叶,全都闲来无事,在树上招摇。不由慨叹:如此巨量的桑叶,能养活多少蚕宝宝啊?想起幼时在杭州上小学,劳动课要求同学们学习养蚕。小蚕很快长大,宝贵的桑叶一片难求,寻找桑叶成为我们每日的业余劳动。杭州城里密密的街巷,会有几家人种桑呢?拥有桑叶的同学很牛,需要用连环画糖纸橡皮去交换,那是我人生首次以物易物。
⑨望着院子里这些无所事事的桑叶,心里涌上了发展家庭养蚕业的冲动——采桑喂蚕,然后收获许多许多蚕茧,自己亲自缫丝、绷成丝套,做成一床丝棉被也说不定。或可出售蚕茧,送去丝厂织成美丽的丝绸……可是,我能把蚕茧卖给谁呢?曾经是传统经济支柱的丝绸业逐年萎缩,即使在江南,桑树蚕房丝厂都已很少见了……只能打消了养蚕的念头,任凭桑叶疯长,因而也对“沧海桑田”那个成语有了别样的体验,也成为我的精神情感寄托。
⑩不过这株独树一帜的桑树,除了观赏,并非一无所用。桑叶刚刚发芽,采撷些许嫩桑叶,洗净晾干切碎,蛋清面糊细盐搅拌,用平底锅做成一个个薄薄的桑叶饼。金黄色的桑叶饼夹杂着桑叶末的淡绿色,咬一口,桑叶在齿下嘎吱嘎吱着响,韧韧的,有嚼劲,满嘴清香,喷吐出春天自然的气息,让我怀疑自己会不会变成蚕宝宝。
⑪曾有一次好奇地询问德清外婆家的亲友:为啥江南人从不食桑?德清人笑我无知:当年蚕业兴盛,每一片桑叶都矜贵得不得了,只能用来喂养蚕宝宝,哪里轮得到人吃呢!近年我再去德清,在洛舍大桥头鱼庄,服务员竟然送来一盆“炸桑叶”,整片整片的桑叶,绿莹莹香喷喷,十分诱人。一抢而空,再来一份!江南水乡的人,也开始食用桑叶了,没有蚕食了,桑叶供人解馋。
⑫秋天的桑叶耐冷、寒流袭来,桑叶面不改色,不黄不蜷。药典记载,经霜后的桑叶煮水,可降血糖。我采下一大包桑叶给父亲寄去,父亲告诉我,中药店就有卖干桑叶的,桑叶可药用,功效多多……如此说来,桑树浑身是宝,各有其用。
⑬直到深秋,千爽的桑叶才慢慢变黄,在风中发出窸窸,牢的响声。一树金黄色的桑叶,悠悠旋转飘落,依依惜别,连续多日举行庄重的告别仪式,直到树下落满厚厚一层黄叶。等到桑树把它的羽毛全都褪尽,剩下一株光秃秃的桑树干,这棵桑树的高光时刻终于来临——明艳的秋阳下,粗壮粗砺的树干上,露出了高耸的光滑树枝。【乙】枝条曲里拐弯,旁支斜逸,一根一节往上扭动。似乎每根都接反了,就像蓝天下划过的闪电。没想到,桑树最美的形态,竟然是没有桑叶遮蔽的“裸休”,坦荡而天真无邪。
⑭有人说,自家宅院不能种桑。然而,种桑的人家,已经储存了太多与桑树有关的人生记忆。那么,种一棵桑树又何妨!
(取材于张抗抗同名文章,有删改)
时间 | 桑的特点 | “我”的感受 |
十年前的春天 | ① | 怜惜、似曾相识 |
五月 | 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 ② |
全盛时期 | ③ | 惋惜、慰藉 |
深秋 | 树叶飘落,树干粗粝 | ④ |
【甲】浓浓的深紫色,饱含汁水,采一簇放进嘴里,酸酸甜甜。一抬头,叶片下躲藏着无数的小果子,密密麻麻紧紧簇拥。
【乙】枝条曲里拐弯,旁支斜逸,一根一节往上扭动,似乎每根都接反了,就像蓝天下划过的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