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新鲜藻类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该实验无法得出(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下面是某晴朗的夏日,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白天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表示时刻。请解释出现右图变化的原因。
实验过程
变量分析
见光和遮光构成一组实验,变量是。
现象与结论
部分
遮盖部分
未遮盖部分
现象
不变蓝
分析
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有光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后变蓝
结论
A.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氧气的增加量(mL)
1
天竺葵
红
120
2
绿
15
3
紫罗兰
80
4
10
据表回答:
①该实验通过测定,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②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2条)
③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列举2条影响紫罗兰和天竺葵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器材】打孔器、菠菜叶、注射器、烧杯、LED灯、秒表、刻度尺、量筒、蒸馏水、2%的 溶液。
【实验步骤】
步骤1:取生长旺盛的菠菜绿叶,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6mm的叶圆片40片,并用注射器抽去叶圆片内的气体(抽气处理使叶圆片内几乎没有气体,在溶液中会下沉)。
步骤2:取4只相同规格的烧杯编号甲、乙、丙、丁,配制浓度为0.50%的NaHCO3溶液(可使溶液中的CO2浓度恒定),向4只烧杯中各加入20mL;再向各烧杯中放入10片抽气后的叶圆片(均沉底)。
步骤3:取4盏相同规格的冷光源(不会引起温度变化),将盛叶圆片的4只烧杯置于距光源不同远近的位置,如图所示。
步骤4:10分钟后统计4只烧杯中叶圆片浮起的数目。重复多次实验,计算叶圆片浮起数目的平均值。
组别
烧杯与LED灯距离/ cm
叶圆片浮起数目平均值/片
甲
5
7.5
乙
5.0
丙
4.2
丁
20
0.4
在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对于如何设置对照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方案: ①取两株生长相近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株继续遮光,另一 株光照4小时,然后分别摘其叶片进行实验对比; ②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张叶片作遮光处理,然后光照4小时,分别摘其有无遮光的两张叶片进行实验对比; ③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张叶片作部分遮光处理,然后光照4小时,摘取这张叶片,将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进行实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