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语段,请完成下列题目。
(1) 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文中的“他”指的是,这种“奇特的药引”是

(2)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文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个事件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
(3)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嶕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

结合选段内容,概括行者的性格特点。(写两点即可)

【考点】
《朝花夕拾》; 《西游记》;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作品名称

名著片段

             

现在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干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看,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

《西游记》

②土地道:“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有缘的,用一用,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干年。却是只与五行相畏。”

(1) ①处应填入的是《朝花夕拾》中的《》(篇名);第②段文字出自名著《西游记》,作者是明代文学家,②处所选片段中的“这宝贝”指的是
(2) 下列对《西游记》《朝花夕拾》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在东海龙宫索得如意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孙悟空为“弼马温”。 B. 美猴王为求长生不死,在漂泊八九年后,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得法名孙悟空,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十万八千里筋斗云。 C. 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人,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D. 鲁迅回忆了《二十四孝图》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名著导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有一回,我就听得一间空屋里有着这种“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肋还是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捡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

(摘编自《朝花夕拾》《狗·猫·鼠》)

【片段二】三藏道:“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像当时行凶,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忒恶!”

他见三藏只管絮絮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聒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耸,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摘编自《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片段三】唐僧道:“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处,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

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摘编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1) 下列有关《朝花夕拾》和《西游记》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片段一选自《朝花夕拾》,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一只隐鼠的经历。从童年鲁迅的眼光看,这只隐鼠活泼、可爱,但是从成年鲁迅的眼光看,它虽代表弱者,但扰乱作者磨墨写字,甚是可恶。 B. 《西游记》中孙悟空做弼马温期间喝光蟠桃宴上的仙酒,又吃尽了太上老君的仙丹,闯下大祸,酒醒后担心玉帝责罚,逃回花果山。 C. 片段三写因孙悟空打死白骨精的三个化身,唐僧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故而要赶走他。但孙悟空内心其实不舍得走,被逐之后还口称师父,话里话外透出关心,足见是有情有义的猴王,与片段二第一次离开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 D. 读《西游记》一书时,我们可以采用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形式。对于“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作者用了三个章回的篇幅来讲述,略显重复、冗长,可以跳读。
(2) 小说中,对人物的称呼有时能体现其身份地位、际遇处境、形象特点等。请结合以下几个对孙悟空的不同称呼及相应的情节,简要分析孙悟空的人生经历及其给你带来的启示。

美猴       王行者(孙行者)       斗战胜佛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