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非淡无以明志

②不免于下流

(2) 翻译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

(3) 谈谈你从(甲)(乙)两文中得到的启示。
【考点】
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文言文翻译; 古今异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实词。

①太丘舍       ②尊君在

③先一日:       ④儿曹何远来:

(2) 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①计日告之:

②下车引之: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4) 甲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5) 甲、乙两文共同告诉了我们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