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和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甲
钢丝
10cm
0.2mm2
紧
乙
0.1mm2
丙
5cm
丁
松
如图所示,让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移近乒乓球且轻触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弹开了,这说明了;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原因是。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 , 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完成后,小明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1
双层
20
23
24
25
22
21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使用说明书:
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伯号采集器。
②复位后用棒糙敲打钢铃,声音被甲、乙接收。
③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ms=0.001s. )
空气温度/℃
- 20
- 10
0
30
声音速度/ (m/s)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A.转换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类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