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一:在《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一书中,作者认为宋江“明显是一个软弱不济之人”。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从《水浒传》中概括出至少两个支持你观点的事件。
选题二:鲁迅评论吴承恩《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认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人中,哪一个最富有人情味?请联系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东 隅 已 逝 桑 榆 非 晚
回目
相关情节
语言
14
悟空打死六个强盗,唐僧“绪绪叨叨”。
“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絮聒恶我,我回去便了!”
27
三打白骨精后,唐僧又训斥又念咒,还写了贬书要赶走悟空。
“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57
悟空打死两个草寇,再一次被唐僧驱逐。
“师父,恕弟子这遭!向后再不敢行凶,一一受师父教诲,千万还得我保你西天去也。”
“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阅读方法
A.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麼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麼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A)选文“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下划横线这些细节的描写,对把握故事情节影响不大,可以跳读。
关注人物
B.在这件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客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C.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 ”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B)选文下划横线句是对祥子的语言描写,语言干净简洁,祥子憨态可掬的形象跃然纸上。
(C)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沙僧为前路担忧,八戒又想逃避退缩,唐僧则坚定不移。
关注情节
D.《西游记》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中,孙悟空与红孩儿打斗遭败,求援于龙王,龙王用“私雨”也未能打败红孩儿
(D)结合前后情节可知,龙王的“私雨”只能泼灭凡火,不能泼灭红孩儿的三昧真火
关注评价
北大教授林庚认为:“动物世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弥漫在《西游记》中的童话气氛。”
《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妖魔以及诸天神的角逐,也明显带有游戏意味。怎样理解“儿童的游戏性”?
真假美猴王
真假黑旋风
出处
《西游记》
《水浒传》
人物
真美猴王:孙悟空
假美猴王:①
真黑旋风:李逵
假黑旋风:李鬼
情节
梗概
冒充唐僧师徒取经,与孙悟空打斗,后被佛祖收服。
②
阅读
心得
心得一:假的真不了,邪不压正!
心得二:原来李逵也有善良、孝顺的一面,真没想到!假美猴王是不是就是孙悟空的心魔呢?有意思!
①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②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③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④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①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做,号叫做圣婴大王。”
②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被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如今做了,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鲁达(渭州状元桥) 林冲(沧州山神庙) 杨志(济州黄泥冈)
《西游记》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简·爱》
故事情节
二郎神斗孙悟空
张顺浪里斗李逵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
林冲误入白虎堂
歇后语
你变我也变
①
单刀直入
A .不知其味B .假仁假义C .冤家路窄 D .以长攻短
备选项:①父亲与幼年鲁迅 ②刘四爷与虎妞
孙悟空《西游记》 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水浒传》中林冲和鲁智深是关系,《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是关系,《儒林外史》中胡屠户和范进是关系,《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教授和康塞尔是关系。
读起来:整体把握
知著作
《儒林外史》
识作者
吴承恩
施耐庵
③
明题材
讲述英雄传奇
描绘儒林世相
辨人物
挑战权威、桀骜不驯孙悟空
误入白虎堂、雪夜上梁山②
因中举而发疯范进
读进来:专题探究
④《儒林外史》以讽刺手法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在笑声中批判社会现实。请结合作品中的一个人物,进行具体分析。(课文《范进中举》中的人物除外)
读出来:建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