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勋章

马新亭

①爷爷晚年喜欢晒太阳,他总是叫孙子给他拖来那把磨得光滑的椅子,那时候孙子还没有椅子高。脸上布满老年斑的爷爷,沐浴着阳光,眺望着门前饱经沧桑的世界,一脸天真幼稚的孙子。依偎在爷爷身旁,眼睛远望着门外未知迷蒙的天空。晚上,爷爷喜欢叫孙子陪着看电视,爷爷拿着遥控器不断调频道,调地方频道、省频道、央视频道……每逢“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爷爷拿着遥控器调频道的次数最多。久而久之,孙子发现爷爷最爱看讲勋章的电视节目。

②有一天,孙子好奇地问,爷爷,你为啥爱看讲勋章的电视节目?

③爷爷咳嗽着说,本来,你二爷爷也可以成为一个胸前佩戴勋章的人物。

④孙子歪着头说,爷爷,你给我讲讲好吗?

⑤那时候咱这里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⑥冬季的一天,你二爷爷冒着狂风暴雪出门要饭,却很久都没有回来。几个月后,他托人捎回口信,说他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之后,你二爷爷不断往家捎口信,天天在战场上打仗……我想,兄弟快回家吧,天天在枪林弹雨里钻,家里人天天提心吊胆。盼望了一天又一天,但你二爷爷一直没有回来。突然有一天,他拄着一条棍子拖着一条腿走进家门,说:“鬼子从东北打进来了,国民党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弃城丢地,兵败如山倒,往南败逃……”我一边听着一边感到恐慌,感觉鬼子明晃晃的刺刀向我胸口刺来。

⑦几个月后,你二爷爷伤势痊愈,只是右脚失去了一个脚指头。他与村里几个人商量着“走西口”讨生活,不能在家坐以待毙。不料,半路上,钱和干粮都被土匪劫掠。听人说济南有厂子招工,你二爷爷他们几个人一商量,别舍近求远,上济南吧。到了济南才知道,招工的是日本人的厂子。鬼子看到你二爷爷人高马大、有点军事素质,强迫他当汉奸,威胁说不干或干不好就枪决。你太爷知道后,想办法给你二爷爷捎信,让他赶紧逃回来,不要当辱没祖宗的汉奸,让家族世世代代抬不起头。其实你二爷爷一直琢磨着逃走,不逃走早晚是死,不是被鬼子弄死,就是被国人铲除。他瞅准一个大户人家出殡的机会,躲藏进装死尸的棺材出城,混过了路卡,连夜逃回家,只是左手少了一根手指。

⑧春天的一天,村里出现工作队,发动群众抗日,告诉人们再不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你二爷爷找到工作队的郭队长,态度坚决地参加了八路军,奔赴前线。从此,家里经常收到他的来信,信上说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冲锋陷阵出生入死……

⑨你二爷爷在一个夏夜披星戴月走进家门,我惊讶地问:“你咋回来啦?”他一边扇着凉帽一边说:“鬼子投降滚回老家,部队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休整,连长准我几天假,让我回来看看。”

⑩不久,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你二爷爷奔赴炮火连天的战场,从北方一直往南打。一个红叶布满群山的晌午,我扛着锄头在去田间的路上碰到你二爷爷。回到家中,我问:“还去打仗吗?”他笑笑说:“没有仗打了。”我又问:“你的战友都回来啦?”他说:“不知道。我在被轰炸了好几轮的阵地上昏死过去,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深坑里,身上压着敌人的尸体,阵地上静悄悄的,只有我一个人还活着,都以为我被炸碎了。”

⑪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我和你二爷爷去孤岛卖芦苇,路上我说:“你当初要是去找部队接受表彰,还受这份罪吗?说不定能成为一位将军!”他低下头,沉默一阵子说:“我一点都不后悔,年龄已大,又没文化,回家干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岂不更好?”

⑫改革开放后的一年,我和你二爷爷说:“去上面找找吧,真找下来,待遇可高啦!”他看着远处说:“不找,想想战友们,我还活着!”

⑬又一年,我对他说:“还不去找找?找下来,你也可以佩戴上勋章啊!”

⑭你二爷爷直到去世,也不去找,还说戴不戴勋章都一样在为社会做贡献……

⑮爷爷喜欢和孙子一块儿看电视。电视上,有的人身披绶带接受表彰;有的人被学校请去作报告;有的人接受记者采访;有的人胸前佩戴着闪闪发光的勋章;有的人默默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选自《河南文学》,有删改)

(1) 根据选文内容梳理二爷爷的主要人生经历,下面选项中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二爷爷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回来时失去了一个脚指头。 B. 二爷爷误入日本人工厂当工人,逃回来时少了一根手指。 C. 二爷爷坚决参加八路军,回来时鬼子已投降滚回老家了。 D. 二爷爷又参加解放战争,回来后后悔没有去找部队表彰。
(2) 根据文章内容推测,下面选项中最有可能是“爷爷最爱看讲勋章的电视节目”的原因是(     ) A. 想让自己的孙子陪伴自己。 B. 他自己渴望得到一枚勋章。 C. 希望二爷爷能够获得勋章。 D. 希望自己的孙子获得勋章。
(3) 小说多处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 《追寻革命先辈》电视栏目追授二爷爷“革命英雄”勋章,现向社会征集革命英雄颁奖词,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为二爷爷写一段颁奖词,100字左右。
【考点】
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微写作(片断写作); 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小说;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火神山”雷神山”谈起(节选)

    ①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神州大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阻击疫情成为全国的头等大事。为了收治患者,10余天之内,武汉便建造成两所应急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霸气的名字,迅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②为了“抗击非典”,2003年北京也建成一所应急医院——小汤山医院。此医院因位于北京市小汤山镇而得名。但火神山医

    院位于武汉市的后官湖畔,而非“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位于武汉市黄家湖地区,而非“雷神山”。武汉市没有叫“火神山”雷神山”的地方,这两所医院为什么要取这样的名字呢?已有学者做出了解释。

    ③湖北地处古楚大地。传说,古代楚国君主的祖先就是火神祝融。祝融, 本名重黎, 高阳氏颛顼(zhuān xū) 之后。高辛氏帝喾(kù)当政时,重黎居火正之官,甚有功,帝喾名之曰“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现在常见有人把火灾说成“祝融之灾”原因就在这里。可见火神山医院的命名,表现出了鲜明的楚文化色彩。我国古代盛行用“五行”解释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医用“五脏”配“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的肺部,引发肺炎.按“五行”理论,火克金,故“火神”能克制侵入人体肺部的疫魔。雷神,也称雷公、雷师,中国神话中的司雷之神.《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后世演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雷神是惩处邪恶之神。民间还认为,谁做了

    坏事,就会受到五雷轰顶的处罚。在《周易》八卦中,火属于离卦,雷属于震卦,二者属相生关系,且都能克制“邪恶”。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命名,反映了人们战胜疫魔的愿望与决心。

    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以说,人类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是从命名开始的。“名正”是“事成”的基础,自古以来,我国对“名”都有足够的重视。

    ⑤从神话传说、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素材,一直是我们命名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汉语中有众多名号,都带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⑥2019年8月9日,华为公司正式发布鸿蒙操作系统,在世界信息技术领域投下了一颗震撼弹。这款操作系统,为何命名为“鸿蒙”呢?

    ⑦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鸿蒙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学者把那个时代称作鸿蒙时代。《庄子·在宥》:“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西晋司马彪释“鸿蒙”云:“自然元气也。”《庄子》之后,“鸿蒙”在文献中频频出现,均指宇宙形成前的自然之气。宇宙孕育于鸿蒙之中,鸿蒙是万物的开端,是世界之本源。华为把操作系统命名为“鸿蒙”,意图不难想象,华为还把自己的智能手机芯片命名为“麒麟”,把自己的5G基站芯片命名为“天罡”。麒麟、天罡都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引以为名,无疑也反映了华为的价值追求。

(1) “火神山”医院这样命名的原因有哪些?
(2) 阅读选文第⑦段之后你认为华为把操作系统命名为“鸿蒙'的意图是要表明什么?
(3)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小汤山医院的命名方式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命名方式不同。 B. 火神山医院的命名,体现了鲜明的楚文化色彩是因为在古楚国盛行用“五行”解释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C. 我国有重视命名的传统,是因为我们认为一个好名能促进事情的顺利进行。 D. 第⑦段画线句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从中国神话传说中寻找素材是我们命名的重要方式之一。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看戏

张有为

    家乡地处中原,中原素称“戏曲之乡”。所以,从小我就爱看戏。

    “天河吊角,南瓜豆角;天河南北,西瓜凉水”,正是乡下唱大戏的好时节。天刚擦黑,我们这些孩子便怀揣馒头,路过菜园薅几棵大葱吃着走着到外村去看戏。

    乡村的戏台很简陋。村外空旷的树林里趁个高土凸子,栽几根桐杆,扯一挂布挡,搭一副帆棚,七拼八凑成了“金銮殿”。再到附近学校里借盏汽灯、村里电工家借台扩音器,算是有了点城市剧院的风景。

    开戏前,首先由乐队擂鼓敲锣打垫场。垫场过后,我们身后已成了人山人海,连远处树杈上也骑满了观众……不等我们收回目光,戏台上已经丝弦鸣,梆子响,唢呐齐奏,演员登场了。

    “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戏台总是“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那时,我们认为唱戏道白没味儿,心想着看武打戏。特别是《断桥》里小青大战妖兵的那一折。

    扮演小青的演员身材矮小,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声音清亮脆润,短衫裹青甲,英盔系红中。她没有长长的水袖,只在颈上系副青色的绸丝披风衣。武打起来,她踏着鼓点抡双刀同一个个翻着倒栽跟头的妖兵拧“麻花”。闪、跳、腾、挪麻利迅速,叫号亮相恰到好处。当“斩”尽最后一个妖兵时,她在台角金鸡独立。少顷,鞭鼓又响,梆子不分点地敲,又是一群“鱼兵虾将”蜂涌而来。顿时,枪刀剑戟绞成一团。不时,小青便被团团包围,成了旋转陀螺中间的小青点儿。猛的一声锣响,又见众人散开改换红缨短枪,对目思策。此时,我们趴在台边一动不动,鼻涕流垂多长也顾不上抹一把。却听梆子再响,小青左右各有一枝短樱枪飞来,只见她拧身旋动,双脚各分一技。接着又有四枝一起飞击,还不等人们眨眼那枪早被踏尖踢落。尔后,便有六枝、八枝……三番五次,如同下枪雨。小青如一条青色鲤鱼在水波中跳跃,红雨不能沾身一滴儿。台下的观众早已汗珠渗额了,汉子们叼的香烟也早已断了气息。

    乡间的剧团大都不演现代戏,多演传统连台戏。如《回龙传》《蝴蝶杯》《包公案》等,武打的戏很少。没有武打,我们就看演员的妆束,渐渐地竟看出了一些门道:冠插长长雉羽翎的是元帅,鼻洼里有“豆腐块”的是泼皮,脸膛红的是清官,脸膛白的是好官,穿蟒袍的是大臣,穿龙袍的是皇帝……除此以外,我们还喜欢黑头包公的唱腔,洪亮激昂,虎啸龙吟。既不同于小生小旦缠绵的大段唱,又不同于老生老旦慢悠悠地念白。包公是清官,说的百姓话,唱的俚俗乡语,听来好亲切。《秦香莲》中“劝驸马”那一段,我们个个都会仿着吼:“陈驸马你休要性情急,听包拯我与你说端提: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

    月明星稀,睡眼朦胧,看着看着便觉没味了。于是我们便“滋溜”一声钻到后台看化妆。

    “当”的一声锣响,正剧结束。接下来便是听饶戏。饶戏又叫热闹戏,人人爱听。饶戏大多是智语谐事,泥土气息最浓。我们超过对包公戏的喜爱。每当饶戏开始,我们便跑出后台钻进人群,挤在中间看热闹。丑角唱的《十八扯》很有味道:“十冬腊月好热哩天,苏三寻夫闹金山。杨延景差人去求救,半路杀出贼杨藩。唐伯虎三点红娘中,七仙女配夫是李渊。上轿的本是孟姜女,下轿的却是潘金莲。陈世美一见心头怒,大骂道:快还我的妹妹武则天……”

    一句唱词,一阵哄动,难怪台下的小伙呲牙咧嘴嘎嘎嘎乐,姑娘们抖肩扭腰笑声脆。上了中学,近些年我再也没看过家乡戏。每当想起当年看戏,便令我想起遥远的乡村。那里有我的乡情、乡事、乡音……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有许多理解和感悟,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下你的阅读心得。

思考角度:①文章的写法有何巧妙之处?②文章语言有何特色?③就文章内容,你有何感受?

写作提示:①可以选其中一个方向来写,也可结合起来写,如果另有其他独到的理解也可以写;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不少于150字。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面48小时,“嫦娥五号”都做了些啥

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12月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成功落月,在之后的48小时内完成一系列工作,携月球“土特产”返回地球。

“挖土”

“嫦娥五号”的任务是采集约两公斤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自动采样是“嫦娥五号”任务的核心环节之一。探测器要经受住超过100摄氏度的月面高温考验,克服测控、光照、电源等方面的条件约束,实现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

科研人员为“嫦娥五号”精心设计了两种“挖土”模式:钻取和表取。钻取是通过空心钻杆的取芯机构、钻到月球表面两米以下深处,得到深层样品的层理信息;表取是采用机械臂末端固定铲挖型釆样器,进行表层和次表层月壤釆集。这两种方式互为备份。不仅可以提高采样的成功率和可靠性,还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样品种类,为后续科学家研究月壤提供更多可靠的原始资料。

“打包”

月面是极高真空的环境,地球表面则包裹着大气层,当中有气体成分,还漂浮看各种固体颗粒。如果月球样品接触到大气中的这些物质、就会被污染,导致其科研价值大打折扣,为了将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样品在无人条件下进行“打包”,并且保证样品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不受污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研制出月球样品密封封装子系统。

封装过程采取“双管单袋”的钻进取芯方案。钻取到的月球样品,进入取芯菅后,取芯软袋拉绳随之上提,样品就被自动装进软袋里。软袋缠绕封装后,再放入初级封装装置内,同时,科技人员在地面实验室根据探测器传回来的数据,仿真采样区地理模型并全程模拟采样,为釆样决策和各环节操作提供重要依据。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自动采样,并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升旗”

点火起飞前,“嫦娥五号”探测器还在月球上进行了一场神圣的“升旗仪式”,这是中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

月球环境不同于地球,普通旗帜无法在月球上使用。研制团队花费一年多时间进行选材,最后釆用某新型复合材料制造出一面薄薄的国旗。这面国旗重量只有1公斤,却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的环境,在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下仍能“保持本色”。

“起飞”

顺利完成月球样品采样封装后,上升器就要准备月面点火起飞,这是一个高难度科目。众所周知,运载火箭在地球起飞有一套完备的发射塔架系统,点火起飞位置经过精确测算,飞行轨道也是一遍遍计算好的。但月面起飞既没有一马平川的起飞地点,更没有成熟完备的发射塔架,着陆器就相当于上升器的发射塔架,托举着“嫦娥五姑娘”回家。上升器还要克服地月环境差异、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等难题,而且起飞时它必须依靠航天器“自力更生”,实现起飞时自主定位、定姿。为确保上升器能够顺利起飞上升,“嫦娥”研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并建立了一整套环环相扣的系统保证任务,为“嫦娥五号”胜利回家保驾护航。

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满载而归”的“嫦娀五号”上升器从月面起飞,实现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选自中国新闻社,有删改)

(链接一)

“嫦娥五号”返回地球,一共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主要为月壤。月壤是从月球固体岩石圈到太阳系空间的过渡带,包含着相关区域的大量信息。研究月壤,对于研究月球乃至地月系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月壤还含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稀有气体、钛铁矿等,对月壤的精细研究,可提供月球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的重要信息,为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月球资源对地球上的人类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利用月壤在月球上就地生产建筑材料、铺设路面、生产氧气和水等,对于人类在月球上的长期居留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间运输费用十分昂贵,月壤资源的就地开发利用,可以大大降低经费投入。

(节选自新浪科技,有删改)

(链接二)

中国探月工程时间线回顾

2004年3月1日

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24日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奔月,传回了首张月球表面图

2010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顺利发射,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2013年12月14日

“嫦娥三号”和“玉兔一号”成功软着陆月球,成为37年内再次访问月球的人类使者,“嫦娥三号”至今仍保有一定工作能力,创造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纪录

2018年5月21日

“鹊桥号”出发,成为人类唯一地球/月球背后通信中继卫星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至今仍在工作

2020年11月17日

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1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

(选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三)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是航天强囯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已经圆满收官,之后必然要进行登月和月球驻留工作研究。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再接再厉,推进我国航天事业乃至多项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节选自网络,有删改)

(1) 下列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完成“挖土”“打包”“升旗”等工作,上升器从月面起飞,实现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B. “嫦娥五号”带回地球的月壤,为研究月球和地月系的演化历史,以及开发利用月球资源提供了可靠的原始资料。 C. “嫦娥三号”“玉兔一号”和“嫦娥四号”“玉兔二号”,分别成功软着陆月球及其背面,它们至今仍然在工作着。 D. 从“嫦娥一号”奔月到“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成功返回,中国探月工程的“绕、落、回”三步走已圆满收官。
(2)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提高月面采样的成功率、可靠性和丰富性,科研人员设计了两种模式,采用表钻结合,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方式“挖土”。 B. “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起飞是高难度科目,着陆器充当发射塔架,要克服地月环境差异、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等难题。 C. 研究利用“嫦娥五号”带回地球的月壤资源生产建筑材料、铺设路面、生产氧气和水等,对于人类长期在月球上居住很有必要。 D. 中国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先后完成了探月、登月和驻月研究工作,为造福人类作出了贡献。
(3) 有人评价:“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请从材料中找出相关依据,分点概括。
(4) 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探月精神对你的启发。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