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操作角度:三种物质都要自上而下(填“快速”或“缓慢”)伸入氧气瓶中: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
(2)从现象角度: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色火焰。碳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但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的固体,此黑色的固体物质是(填物质名称)。
(3)从装置角度: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是否放入水及放入水的原因各不相同,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放入少许水的目的是。
甲同学认为: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乙同学认为:为了聚热效果更好,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地预热。
分析讨论后,同学们认为甲同学的想法不合理。为验证乙同学的想法,同学们开展了有关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在2个装有等量水的相同集气瓶中,收集满氧气,取2根相同的铁丝,将1根拉直,另1根绕成螺旋状,同样引燃后分别同时放入瓶中进行实验。
铁丝均燃烧,但剧烈程度不同……
请回答: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2)同学们认为甲同学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
(3)为使实验可靠,要控制好变量,实验操作中还应做到。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认为乙的想法更合理,则同学们通过实验获得的证据是。
(1)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填编号,下同);
(2)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实验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三: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
②实验二装置中水的作用是,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 (填名称)。
(1)对图1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产生大量白烟 C.发出蓝紫色火焰 D.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小明用图2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请指出该装置的错误:。
(3)如图3,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广口瓶内物质质量/g
50
50.5
50.8
51.1
51.4
51.6
请通过计算判断该煤是否允许开采。
类别
物质
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酸
X
a
-
+4
b
d
Na2SO3等
+6
c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