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如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2)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它在自然界中仅有
和
两种同位素原子,则自然界中
所占的百分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多选)
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
B.实验结果与预测有偏差时,可以认为是实验误差造成的,因此可以忽略偏差
C.若相对原子质量采用的
作为标准,则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会改变
D.元素周期表中查得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不为整数,可推测C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