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选自《口技》
       【乙】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19年),余在扬州,一友挟(邀请,偕同)猫儿同至寓。比(及至)唤酒酣,郭起请奏藻技(小技,客气说法)。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牵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xún,用热水烫后去毛)剥声,历历不爽(清清楚楚,没有差错)也。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 拟声词,哗的一声)然一声,四座俱寂。   

                                                                                                                                                                                                                 (节选自《虞初续志•郭猫儿》)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满寂然(               )                     ②闻父呼其子曰(       )

(2) 跟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A. 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虞初续志•郭猫儿》)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 D.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出师表》)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②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4) 请用简明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甲】:                                                                   
【乙】:                                                                  

(5) 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点
【甲】将                     相结合,从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表现文章内容。
【乙】文则以            描写为主表现文章内容。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文言文翻译; 通假字;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三峡》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略无处(           )              ②夏水陵(            )               ③不以也(           )                ④属凄异  (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 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起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C.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 D. 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 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写一则广告词。(要求:体现三峡特点,朗朗上口,20字以内)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凤翔。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大历中,出瞿塘,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甫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忧时伤生,情不忘君,人皆怜之。观李、杜二公,语语王霸 , 褒贬得失,忠孝之心,惊动千古,骚雅之妙,双振当时。

(选自《唐才子传•杜甫》,有删改)

【注释】:①挺节:坚守节操。 ②语语王霸:句句震撼人心。 ③骚雅:诗歌。骚,代指屈原《离骚》.雅,大小雅,代指《诗经》。

(1) 解释下列词语。

①俄顷:

②何由彻:

③亡走凤翔:

④营:

⑤人皆怜之: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②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3) 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杜甫创作甲诗时的处境。

(4) 对甲、乙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选段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既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又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B. 选段甲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正如乙文所评:“忧时伤生,情不忘君。” C. 乙文对杜甫虽有“高而不切”的评价,但甲诗“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社会理想是非常可贵的。 D. 乙文结尾含蓄肯定李白、杜甫诗歌成就很高,共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