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

    青少年切勿吸烟

李禾

    ①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今年的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其宣传主题是“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

    ②我国青少年吸烟问题不容忽视,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初中生吸烟率超过6%。青少年吸烟会立即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危害,还会加速其成年后慢性病的发生。由于尼古丁具有强致瘾性,80%的青少年吸烟者步入成年后会继续吸烟,难以戒断。“吸烟的人,脸色容易发灰、发暗,这是由于体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刘宏炜强调,吸烟致病是个长期的过程,很多人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却为时已晚了。

    ③而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被打扮得新潮时尚,如有水果口味、泡泡糖口味、巧克力口味、奶油口味,包装上有卡通、酷炫的图案,以此吸引年轻人。大部分电子烟由含尼古丁溶液的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三部分组成。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丙二醇等变成蒸汽后吸食。

    ④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发布的“电子烟专家共识”明确指出,电子烟烟油含尼古丁、有机溶剂等,经加热后形成的烟雾含有多环芳香烃等多种有害物质,可损伤全身各脏器,甚至致癌。

    ⑤世卫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⑥“电子烟面世至今不过十多年,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对健康有危害。烟草依赖就是尼古丁依赖,电子烟具有强尼古丁致瘾性,没有抽过烟的青少年吸过电子烟后,更容易成为卷烟消费者。”甘泉质疑道,目前,电子烟没有产品质量标准、实验室数据,到底包含多少种物质,究竟有什么物质都不太清楚,这样一个产品,为何允许它进入市场公开销售?

    ⑦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时国朝表示,电子烟作为戒烟工具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也缺乏生产标准和行业监管。应明确电子烟属性和定位,制定电子烟行业标准,对电子烟制造销售全程监管,杜绝向未成年人兜售电子烟。

    ⑧针对“吸烟者比不吸烟者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说法,世卫组织发表声明称,目前没有足够的信息证实烟草或尼古丁对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有任何关联,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更高。

    ⑨一项对1099例新冠肺炎疾病患者的研究显示,出现严重症状的173例患者中,16.9%的患者正在吸烟,5.2%的患者曾经吸烟;需要机械通气、进入ICU或死亡的患者组中,25.5%的患者正在吸烟,7.6%的患者曾经吸烟。相比之下,没有这些不良结果的患者组中,占比分别为11.8%、1.6%。

    ⑩“一个干干净净的肺,为何非要吸入一些东西?吸入后,怎么会更安全呢?”刘宏炜强调,任何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在中国,投入控烟的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该把更多注意力投入到提高烟草税、增加烟包图形警示等国际证明行之有效的控烟政策制订中。

(选文有删改)

(1) 对烟草危害的概述,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青少年吸烟会立即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危害,还会导致成年后慢性病的加速发生。 B. 尼古丁具有强致瘾性,因此,青少年吸烟者步入成年后都会继续吸烟,难以戒断。 C. 电子烟加热后形成的烟雾含有多环芳香烃等多种有害物质,会有致癌的风险。 D. 感染新冠肺炎后,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更高。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采用逻辑顺序,从传统烟草、电子烟以及针对新冠肺炎吸烟者的感染情况分析说明吸烟的危害,条理清晰。 B.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电子烟,并告诫青少年电子烟具有强尼古丁致瘾性,对健康有危害,它不是戒烟手段。 C. 文章使用了列数字、作诠释、引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烟草的危害,内容充实。 D. 我国投入控烟的人力和物力有限,应把更多注意力投入到提高烟草税、增加烟包图形警示等控烟政策制订中。
(3) 假如你身边有同学吸电子烟,你该如何劝说他?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
【考点】
见解表述;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问题。

【材料一】

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凝聚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的一座医院。

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画面吸引4 000多万中外网民在线观看……广大网友变身“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

10天10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无论是“非典”还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国皆在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三所医院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医院名称

建筑面积(平方米)

编设床位(个)

建设用时(天)

参与建设人数(人)

其他

武汉火神山医院

3. 39万

1 000

10

4 000+

功能齐全、5G网络全覆盖

武汉雷神山医院

7. 99万

1 600

12

7 000+

北京小汤山医院

2. 5万

1 000

7

7 000+

收治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病死率世界最低、医院零投诉、医护人员零感染

(数据来源于网络)

【材料三】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0年估算,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率为1.4 ~ 2.5,远超SARS病毒,但在病毒性致死方面要弱一些。在可人传人的冠状病毒中,我们熟知的SARS病毒的致死率为9.6%,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的致死率约为35%。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防控主体坚持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精准施策,做好协同配合。例如,救治感染患者,就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又如,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源头控制,对车站、机场、码头等重点场所,以及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采取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无论是个人、社区,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讲究科学方法,注重精准施策,让各项防控举措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1) 下列对三则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神山医院的建成与使用完美诠释了“中国速度”,是技术创新和中国力量的体现。 B. 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5G网络全覆盖,得益于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C.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具有超高的传播速率和致死率,我们不得不重视。 D. 疫情防控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
(2)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面对疫情防控,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答出三点即可)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应去“虚火”

    经过几十年的演进,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求和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人工智能,“智能时代”已初现端倪。不夸张地说,全世界大部分的顶尖高科技公司都在致力于加速将最新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与服务,以搭上“智能时代”的早班车。

    经过多年的积界,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不少重要进辰,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利投权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エ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逐步进入实际应用。正是看到人工智能的重受性,为了抢抓人工智能发最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エ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以最近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标志,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人エ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从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到关键设备、高端芯片等,仍缺少重大原创成果;一流的本土企业和技术虽然有,但还没有形成群体效应,没有建立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图;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顶尖的人エ智能科学家主要都是“引智”而来。

    如同科学家所判断,尽管人工智能取得了一些进展,技术正变得越来越“聪明”,但人们也很清楚,现在尚处在人工智能工具与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当前的人工智能热潮面前,要更加注重人智能的使康发展,去除各种“虚火”,尤其要避免早前互联网、云计算等发展过程中的一窝蜂“逐热而上”或是以资本砸出“风口”的短期逐利行为。

材料二: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电子终端和垂直行业加速融合,已经涌现出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一批人工智能产品,而且人工智能正在全面重塑家电、机器人、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将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

材料三:人工智能可能引起社会鸿沟扩大

    随着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快速迭代,不断挑战人类的极限,许多学者开始担忱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

    ◆就业威胁

    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普遍使用,极有可能会引起大量现存的工作岗位的消失,尤其是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相应的员工也会失业。

    ◆社会财富分配

    在就业上的不平等,会导致社会财富收益权的不平等,更多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国家、企业或个人能够获得社会财富更大的分配权,而另一部分人类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地位。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

    在高级阶段,强人工智能将具备和人类类似的完备心理能力,一旦机器人学会了独立思考,其很有可能不会继续屈服于人类的管控,甚至会发起对人类的攻击,最终人类将面临一场灾难。霍金就警示过,新兴科技发展可能对人类生存带来的毁灭性威胁。

(1) 请你说说对材料一中去“虚火”的理解。
(2)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请你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写段不少于100字左右的文字,发表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以“诗 ”迎新,读懂“ 中国式浪漫 ”

【材料一】

①正月初三(1月24日)晚,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在春节之际以“诗”迎新,陪伴观众走入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的烟火人间,从温柔敦厚的诗意和向史而新的传承中,汲取精神力量。

②《典籍里的中国》 发挥节目化文本艺术为视听享受的表达张力,带领观众回到丰富而质朴的历史场景,一举获得白玉兰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次文化探源的旅程:诗意不在远方,它就深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以“诗”迎新,读懂“中国式浪漫”。

【材料二】

①今天的中国已经快速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阅读的便利性、丰富性已经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然而,我们也要扪心自问:今天的中国,到底还有多少人在安安静静地阅读传统经典?又有多少人读得懂、读得进传统典籍?典籍的内容是抽象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力求使自己沉浸其中,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但是,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繁重的生活压力使人们无暇去将自己沉浸在典籍的海洋。

②内容形式的创新是文化类节目频频成为爆款的利器。纵观近期几档文化类节目不难发现,各代表性节目主创均在主题内容层面上融合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当下流行的元素和风格。

③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通过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将戏剧、影视及访谈的舞台表现形式相结合,使《尚书》《论语》等艰涩难读的传统典籍变得生动易懂,实现了古今读书人的跨时空对话。

【材料三】

①田沁鑫(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典籍里的中国》是面向过去的传承,是面向未来的开启。节目综合运用了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打造穿越历史时空的观感。前沿科技对舞美技术的加持,强化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打破时空界限、引发共鸣,这也是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蒙曼(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典籍里的中国》致敬传统、尊重观众,有风骨、有血肉、有方向,深挖传统精髓,向古人要智慧,把中国真正的精神呈现了出来。同时,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精准找到能让古代人和当代人内心贴近的共振点。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类节目成为爆款的一大利器是把传统与当下流行的元素和风格相结合,并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合的方式呈现出来。 B.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新媒体独特的语境进行传播、转化,让更多人爱上典籍。 C. 读者在阅读时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抽象思维,使自己沉浸其中,读懂传统典籍。 D. 田沁鑫院长认为《典籍里的中国》成功的原因是使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穿透数千年的历史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了精神上的共振。
(2) 《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以后,第二季豆瓣开分 9.0。网友们纷纷表示被如此特别的“ 中国式浪漫 ”暖到了。以下是网友们的评论。请结合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小番茄~~:这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吧,看典籍,听诗经中的浪漫故事,满足了。

今天 19:45   来自 note9

↖转发 1 ☺点赞 6 ✎评论 5

小肥猫:听说《典籍里的中国》获得白玉兰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太棒了!我最喜欢这个节目了。

今天 20:13   来自 iPhone 客户端

↖转发 2 ☺点赞 8 ✎评论 6

我是一朵云:看了一集《典籍里的中国》后,我很喜欢这个节目。这个学期我们刚刚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想把《桃花源记》推荐给《典籍里的中国》,不知道合适不?

24 分钟前 来自 iPhone 客户端

↖转发 ☺点赞 1 ✎评论 2

小番茄~~:这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吧,看典籍,听诗经中的浪漫故事,满足了。

今天 19:45   来自 note9

↖转发 1 ☺点赞 6 ✎评论 5

小肥猫:听说《典籍里的中国》获得白玉兰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太棒了!我最喜欢这个节目了。

今天 20:13   来自 iPhone 客户端

↖转发 2 ☺点赞 8 ✎评论 6

我是一朵云:看了一集《典籍里的中国》后,我很喜欢这个节目。这个学期我们刚刚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想把《桃花源记》推荐给《典籍里的中国》,不知道合适不?

24 分钟前 来自 iPhone 客户端

↖转发 ☺点赞 1 ✎评论 2

(1)《典籍里的中国》获得白玉兰最佳电视综艺节目,网友“小肥猫 ”很喜欢这个节目。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这个节目受人青睐的原因有哪些?

(2)针对网友“我是一朵云”的犹豫,网友“月亮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结合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内容主题和材料中涉及的该节目特点,帮助“月亮船 ”补全推荐的理由。

月亮船:我觉得可以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推荐给《典籍里的中国》, 因为

5 分钟前 来自华为 Mate4

↖转发 ☺点赞 ✎评论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