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合材料,综合探究。

     【材料一】2013年5月,记者在某路口看到,宽约25米的道路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却仅有18秒,绿灯亮起时许多过街的行人都得一路小跑;供车辆通行的绿灯长达120秒,许多行人在等待一分钟左右后,便迫不及待地闯红灯在车流中穿行,导致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

     【材料二】谈到“中国式过马路”,一位专家说:“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从众心理在作崇。很多市民很久以来有一种从众心理,人家可以走,我为什么不可走?这种心理大多数的人都存在,结果是法不责众。”

     【材料三】“闯红灯过马路违法!”近日,杭州、北京、南京等地纷纷对“中国式过马路”亮“罚单”,引来“叫好声一片”。与此同时,有评论说,处罚难度大,执法成本高,重拳整治陷入“两难”窘境。

(1) 仔细探究三则材料,请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

(2)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式过马路”问题,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考点】
材料探究; 语言得体;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下面是两则关于“亚投行”的材料,请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完成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倡议。2014年10月24日,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投行。截止2015年4月1日,法国、德国等国家先后决定加入亚投行,这将使亚投行扩围至51个成员国,涵盖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

      【材料二】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2020年前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亚洲地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缺少的只是融资机制,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亚投行将和现有的多边开发银行合作,撬动私营部门的资金,合理分担风险,共享利益,促进亚洲基础设施的建设。

(1) 概括出“亚投行”得以成立的原因。

(2) 国家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请依据新闻发言人的回答,写出记者提出的问题。

记者问:

答:各方商定,将2015年3月31日作为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之后需要两周时间征求各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意见。因此,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最早4月15日才能确定。

综合题 普通
2. 综合运用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雅言”与“俗语”)

    “雅言”:①指中国古代通行的标准语,即古代的普通话;②文雅的语言;③正确合理的言论,正言。

    “俗语”:通俗而广泛流行的语句,简练、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二) 

    语言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关键是运用要得体。语言得体,就是语言要适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内部环境是指文章的上下文,或者说话的前后语;外部环境是指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乃至说话人的情感和思想倾向等等。

(材料三)

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各地守望相助。以下是各地对武汉寄语摘录:

a.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b.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c.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普通话可以称之为“雅言”。

B.“俗语”都是劳动人民所创造出来的。

C.“雅言”在使用的时候比俗语高雅,所以推荐使用。

D.“语言的得体”就是语言能表达使用者的情感。

②同学小华的妈妈认为(材料三)中a 句、b句的表达更得体,而c句的表达太俗,不够好。你认为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向小华妈妈谈谈你的看法。

(2) 请你为下面图片命名,并结合图片内容说明命名理由。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