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凯歌(其三)
[唐]岑参
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① , 平海夕漫漫。
【注释】①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篇》中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子路问津时,长沮、桀溺不说津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起了孔子的一番慨叹。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是积极想从政的人。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津:渡口。
许浑②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 , 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大和六年(832)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等职。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千古传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观 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⑴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读书的亲身体会,用了好几处比喻使说理生动,富有情趣。如在写到自己和书朝夕相伴的时候,作者把书比作“ ”,“活水源头”化用了朱燕《观书有感》的句子“问渠哪得清如许,”,表明读书能获得新知识,让思想不断更新。
⑵诗歌领联“直下”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我明白了诗人读书的一个特点是: ;“胸次全无一点尘”,写出了诗人读书。
月下演东坡语①(其一)
[清]汪现
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②放脚任天真。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注释】①东坡语:苏轼曾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认为自然景物,人人得以享用,人人都是大自然的主人。②筇(qióng):竹制的手杖。
古人常以“秋”入诗,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本诗同样以“秋”入诗却新意频出,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送魏二①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②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①魏二:人名,作者朋友。②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流入洞庭湖,合称潇湘。
江城子·密州出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