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③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m1、m2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Ⅲ.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3、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
(2) 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用相关字母表示)。
(3) 误差分析。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理由是
【考点】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某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探究(每种实验方案的1、2号试管中,均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色溶液):

I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

【设计实验】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液,小金设计了上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方案可行的是(填字母序号)。

II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

【设计实验】小金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镁条

溶液

溶液

溶液

现象

1号试管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2号试管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获得结论】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实验(填实验序号)。

【讨论质疑】小金对实验二2号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很疑惑,经分析确定是氢氧化钠变质导致。

探究三: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猜想二:

【设计实验】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瓶中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变红色

【反思评价】小金认为可用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溶液进行实验,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实验探究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