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e(OH)2 是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可用于制颜料、药物等,但很容易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H)3 , 氧化过程中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沉淀,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现用铁片、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水等试剂制取少量的Fe(OH)2 , 装置如图。

(1) 检查气密性。关闭阀门A和B,让1中液体进入到容器2中。虚线框所在装置,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容器2中充满氢气后,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应出现的现象是
(3) 实验完毕关闭阀门A和B,制得的Fe(OH)2在容器(选填“3”或“4”)中。
(4) 本实验中所有配制溶液的水需煮沸,容器2、3均密闭,其主要原因是 。
【考点】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某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探究(每种实验方案的1、2号试管中,均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色溶液):

I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

【设计实验】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液,小金设计了上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方案可行的是(填字母序号)。

II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

【设计实验】小金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镁条

溶液

溶液

溶液

现象

1号试管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2号试管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获得结论】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实验(填实验序号)。

【讨论质疑】小金对实验二2号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很疑惑,经分析确定是氢氧化钠变质导致。

探究三: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猜想二:

【设计实验】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瓶中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变红色

【反思评价】小金认为可用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溶液进行实验,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实验探究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