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2020年全世界抗疫期间中国援外物资附赠寄语查源表

序号

受捐地

捐赠物品上的寄语内容

寄语出处

1

法国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谯子·齐交》(三国)谯周

2

非洲

人心齐,泰山移

《增广贤文》(明清)

3

印度

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

唐代佛经理论家玄奘巡礼印度菩提道场时所作《题尼莲河七言》中的诗句

4

韩国

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韩国古代诗人许筠赠明朝文人吴明济所作《送参军吴子鱼大兄还大朝》中的诗句

5

比利时

团结就是力量

比利时国徽上所刻的民族格言

6

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意大利著名歌剧《图兰朵》歌词

材料二

    寄语 ,指传话,转告;也指所传的话语。“寄语文化”除“赠物附诗”这一个分支外,另摘两类如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南宋)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

    ——(清)纳兰性德《鹧鸪天·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1916年8月15日)李大钊寄语《晨钟报》创刊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寄语莫斯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实习生

(1) 阅读材料一,分析表中所列的“赠物附语”有哪三个主要来源。
(2) 阅读以上材料,谈谈“寄语文化”有哪些特点。
(3) 毕业前夕,老师要给同学们送一份纪念品并附寄语。请你从以下两个物品中任选一个,帮老师拟写合适的寄语。要求:模仿材料二中任一条寄语的形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①赠《钢铁是怎祥炼成的》书籍一本

②赠老师与同学们校园生活的相册一簿

【考点】
材料探究; 见解表述;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表达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学习与探究

某班举行“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致敬梦想,从那些我们易于做的事情入手,有同学搜集了一些材料,将其作为梦想的起点,请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本报讯(通讯员李学军)3月14日上午,昭阳区凤凰街道举行2024年春季入伍新兵欢送仪式。凤凰街道主要负责人对入伍新兵表示祝贺,并希望新兵到部队后珍惜荣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要求街道人武部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及时了解入伍新兵到部队后的情况,为家长排忧解难,确保新兵入伍后安心服役。据了解,自2024年春季征兵工作开展以来,凤凰街道坚持以完成高质量征兵工作为目标,提早谋划,广泛发动,狠抓落实,共征集新兵11人。

材料二

本报讯(记者苏秀)3月20日,昭阳区举行向2023年立功受奖士兵集中送喜报仪式,向15名荣立三等功的士兵及其家属送上喜报。受奖士兵家属带着荣誉感和自豪感领取喜报。“希望弟弟再立新功!”受奖士兵李文好的哥哥领到喜报时开心地称,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这次领到弟弟立功的喜报非常开心。举行集中送喜报活动是对军人荣誉的珍视,有助于让军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材料三

(1) 请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20字以内。
(2) 就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30字以内)
语言表达 困难
3. 学习与探究

材料一:4月24日,第三届银龄阅读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作为全民阅读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龄阅读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并推动形成助力老年阅读发展的策略和方法。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阅读的比例为23.9%。老年人的阅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

材料三:

①数字阅读对于青少年阅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

②数字阅读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阅读材料。青少年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类型的电子书、网络文章、博客、微博等,这些阅读内容涵盖了文学、科普、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拓宽了青少年的阅读视野。而且还具有互动性和社交性,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青少年可以通过在线评论、分享、点赞等方式与其他读者互动,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③但数字阅读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进行阅读,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干涩,进而引发视力下降。况且数字阅读平台通常伴随各种推送通知、广告等,这些都会分散青少年的注意力,影响阅读效率和质量。再者数字阅读内容往往呈现碎片化,这种阅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深度思考和系统性理解。

(1) 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信息。
(2) 针对材料三中数字阅读给青少年带来的挑战,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语言表达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