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 ,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释】①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中国文化崇尚“和”。下列不能体现“和”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
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①犹堪绝大漠②,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老子:陆游自称,犹言老夫②绝大漠: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
下列对这首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乙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①。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②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③ ,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琼枝:此指覆雪悬冰的梅枝。腻:这里形容清瘦的梅枝着雪后变得粗肥光洁。②玉人美人。此处用以比梅花。③金尊:珍贵的酒杯。尊:同“樽”。沈:同“沉”。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代指酒。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的凄苦、可怜。
情。
【甲】送友人 【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 王勃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⑴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常以“蓬”喻漂泊在外的游子,甲诗将孤身远行的自己比作“孤蓬”。
B.乙诗颈联道出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友人以安慰和鼓舞。
C.两首诗的首联所描绘出的景象意境各异,甲诗轻快明丽,乙诗则雄浑壮阔。
D.甲诗的尾联运用动作描写,乙诗的尾联则劝慰友人分别时不应有儿女之态。
请从活动一的三种表现手法中选择合适的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情感。
感遇十二首(其一) ①
兰叶春葳②,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③,闻风④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葳:枝叶茂盛而纷披的样子。③林栖者:生活在山林之中的人,这里指隐士。④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芳香,因而对兰桂产生喜爱之情。
辋川闲居
唐·王维
一从归白社① , 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②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③ , 桔槔④方灌园。
【注释】①白社:在今洛阳东。后代指隐士居所。②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③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④桔槔: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①重送:刘裴二人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此前诗人已写一首同题五言律诗,是为“重送”。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①。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注】①十二阑:乐府古曲中有阑干十二曲。
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送魏二①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②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①魏二:人名,作者朋友。②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流入洞庭湖,合称潇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敷浅原①见桃花
宋·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