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小金自制了二胡和简易笛子,如图甲演奏二胡时,手指在琴弦上来回移动,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音调高低的。如图乙在笛子的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乐曲。 当布团⑤分别位于 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
【考点】
声音传播的条件; 声音产生的条件;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困难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换一批
1. 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
填空题
容易
2. 有关声的利用可分为两类:
和
。外科医生可以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
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
填空题
容易
3. 我们把正在②
的物体叫③
。④
、⑤
和⑥
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填空题
容易
1.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它说明了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
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
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
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铃声
逐渐减弱,并由此推理可知:
。
解答题
普通
2. 课外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小丽同学运用肥皂膜代替人耳的鼓膜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当喇叭发声时,观察到肥皂膜发生的现象,联想到人耳听到的声音首先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
。
(2)
当人说话声音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越厉害,甚至破裂。 由此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
有关。
解答题
困难
3.
(1)
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声音传播速度是340米/秒。”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和
有关。
(2)
当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如图中给出了相同时间内两个不同音调或响度的发声体A 和B 振动的图像,其中
的音调高。
解答题
困难
1. 如图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处蒙上胶膜,膜上黏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点的晃动是由于激光笔晃动引起的
B.
该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
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
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单选题
普通
2.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
B.
有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声音只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单选题
普通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C.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
声音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单选题
容易
1. 如图所示为一声速测量装置,铜铃作为声源,甲、乙为声信号采集器,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的绝对值。
(1)
某次实验中,把铜铃放在甲和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显示的示数为
。
(2)
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一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____(填字母)。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实验探究题
困难
2.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为直径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
(1)
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此实验说明了____。
A.
声音具有能量
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
声音由振动产生
(2)
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乙两筒的距离s分别调节到10cm、15cm、20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说明了
。
(3)
以上两次实验均用到乒乓球,请任意选择一次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
。
实验探究题
困难
3. 小科在观察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商“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 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
编号
琴弦的
材料
琴弦的
长度
琴弦的橫截
面积
钢
20
0. 3
钢
20
0. 7
尼龙丝
30
0. 5
铜
40
0. 5
尼龙丝
40
0. 5
(1)
如果小科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填字母序号)
(2)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科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填数字序号)
解答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