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文读到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很感动,请你一起参加古人 “忧乐观”专题探究活动。

【甲】

范仲淹在泰州主要事件梳理

时间

主要事件

天禧五年(1021)

· 范仲淹被派至泰州任西溪盐仓监,掌管盐税。到任后不久即深入盐场视察民情。

天圣元年(1023)

· 结识富弼、胡瑗、周孟阳等人,与滕子京交好,世称“五贤”。常以文会友,聚于文会堂。应邀附诗《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其诗云“君子不独乐 , 我朋来远方……”

天圣三年(1025)

· 除泰州兴化县令,修筑捍海堰。曾在《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胡令仪)神道碑》中写道:“目秋潮之患,浸淫于海陵、兴化二邑间,五谷不能生,百姓馁而逋者三千余户。旧有大防,废而不治。余乃白制置发运使张侯纶,张侯表余知兴化县,以复厥防。”

天圣四年(1026)

· 创办兴化学宫,撰写《儒学碑记》,以儒兴学。聘滕子京、胡瑗等人讲学授课、答疑解惑。

· 调官监楚州(今江苏淮安)粮料院。同年八月,丁母忧(遭逢母亲去世)去职。《续资治通鉴》:“仲淹寻以忧去,犹为书抵纶,言复堰之利。”

【乙】重修望海楼记范敬宜

予先祖范文正公曾为泰州西溪盐官,而滕子京为泰州海陵从事,尝把酒赋诗,以相酬酢。公有“君子不独乐”等句,其“先忧后乐”之意,已呼之欲出。历二十余载,乃有《岳阳楼记》问世,发浩音于四海、振遗响于百代。

城东南有楼,名曰望海,始建于宋,为一郡之大观。历代名贤,多唱和于此,故前人称斯楼为“吾邑之文运命脉”,洵非虚语。元明以降,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岂楼之兴废,或亦有关国运之盛衰乎?今逢盛世,遂有重修望海楼之举。上接重霄,下临无地,飞阁流丹,崇阶砌玉,其势可与黄鹤楼、滕王阁媲美,允称江淮第一楼。予登乎望海一楼,凭栏远瞩,悄然而思: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望其澎湃奔腾之势,则感世界潮流之变,而思何以应之;望其浩瀚广袤之状,则感 ①  , 而思何以敬之;望其吸纳百川之广,则感 ② ,而思何以效之;望其咆哮震怒之威,则感 ③ ,而思何以安之。嗟夫,望海之旨大矣,愿世之登临凭眺者,于浮想之余,有思重建斯楼之义。是为记。

【注释】①逋:逃亡。②白:告诉。③范敬宜:范仲淹二十八世孙。④洵:诚然;确实。

(1) 泰州是范仲淹“忧乐观”的启蒙地。请阅读材料【甲】,完成下面2个小题。

听其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原文语句回答)的思想正是来源于“君子不独乐”一句。

(2) 观其行。范仲淹在泰州时做了哪些“君子不独乐”之事?请根据材料【甲】具体分析。
(3) 【乙】文画双横线的语句富有表现力。请从用词、修辞、句式等任选两个..角度赏析。
(4) 讨论时,小文不小心弄脏了《重修望海楼记》①②③三处的内容,请联系前后文,揣摩作者此时的感受,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在相应的位置。
A.则感有容乃大之量 
B.则感孕育万物之德
C.则感裂岸决堤之险
(5) 范仲淹的“忧乐观”起源于泰州,因《岳阳楼记》而传颂,其后人范敬宜在《重修望海楼记》中又赋予其新的内涵。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和《岳阳楼记》,分析“忧乐观” 的内涵。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本文选自《》,相传作者是,是家经典著作。文章所记叙的战役是指发生在齐鲁之间的,这是春秋史乃至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经典战役。
(2)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

②小惠未

③小大之

④既

(3) 曹刿见鲁庄公,不谈军事部署,只问及与齐作战的条件和鲁庄公的政绩,原因何在?
(4) 本故事的主角是曹刿,文中兼写乡人及鲁庄公又分别有何作用?
(5) 《曹刿论战》一文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言简意丰,,惜墨如金。试从文中举出一例并加以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②,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③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④,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趋:奔赴。④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1) 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                 ②孤之也(    )             ③燕国殷富(    )                ④燕王吊死孤(    )

(2) 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理解:                                                             

(3) 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的感悟: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