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返程途中,游客朋友难掩对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仍不断回味,并围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展开讨论。请你也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
(1) 有游客朋友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中,找到了“木兰传说”。对此,他有些疑惑:将花木兰的传说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他的疑问。
(2) 同为九年级的学生,晓丽决定返校后与同学们通过拍摄的形式,为家乡的非遗项目进行文化留存。请你以编导的身份,向晓丽提供两条拍摄内容方面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考点】
材料探究; 语言得体;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性学习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凯里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开展“怎样搜集资料”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明确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资料搜集。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根据要求参与完成活动任务。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科。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三:匾额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品的体现。某同学在探访名胜古迹时搜集到以下建筑物的匾额题字:

       ①贡院﹣﹣唯才是举    ②孔庙﹣﹣万世师表    ③岳飞庙﹣﹣还我河山

(1)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从两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 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内容,请你从文化或历史学科知识等角度任选一组建筑物与匾额题字来解说两者之间对应联系。

综合性学习 普通
3. 综合性学习。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周活动。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我国是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变异、消亡,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我国克服困难,从2002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拨款为10.26亿元,而2011年的财政预算已经达到了4.15亿元。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切实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这样做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二、三批代表作名录。而第四批名录中,我国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3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入选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2) 在宣传周里,为了庆祝“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九年级三班准备召开一个“了解京剧,热爱国粹”的主题班会,作为主持人,请你为班会设置一个开场白。

综合性学习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