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将瓶子颈部剪掉,在上端下方1厘米处,打了两个洞,把细线穿进两个洞,打了个结,使它可以悬挂,又在瓶子底部2厘米处面对面穿了两个小孔,把吸管插入,剪去多余部分,露出瓶外2厘米长,并朝着右下方30度角左右,然后将他悬挂起来,从上往瓶子中倒水,当水浸没小孔,从吸管中流出时,发现瓶子真的跳起来了,并且往顺时针方向转圈(如图),又同样重复了两次,结果都一样那转圈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作出了假设,并又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2:又拿了第二、第三、第四只瓶子,同样在瓶子底部2厘米处分别打3个、4个、6个孔,每孔插入1根吸管,插入的吸管个数分别为3根、4根和6根重复上述做法,同样每只瓶子做三次,测出运动一周的时间并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汇总如下:
吸管数 | 第一次时间(s) | 第二次时间(s) | 第三次时间(s) | 平均时间(s) | 瓶子周长(cm) | 运动速度(cm/s) |
2 | 6.2 | 6.0 | 6.5 | 6.23 | 20 | 3.21 |
3 | 5.1 | 4.7 | 4.9 | 4.9 | 20 | X |
4 | 3.8 | 3.7 | 4.0 | 3.83 | 20 | 5.22 |
6 | 1.9 | 1.5 | 1.6 | 1.67 | 20 | 11.98 |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X处的数据是
(2)实验2基于的假设是
(3)当水从吸管中流出时,瓶子真的能跳起来,并且往顺时针方向转圈这种现象涉及的主要科学知识是
(4)该同学认为这套装置还可以研究液体的压强有关内容,你认为可以研究液体压强与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