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登飞英塔
赵孟频
梯飙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
千里湖山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
鱼龙滚滚扶舟楫,鸿雁冥冥避网罗。
谁种山中千树桔,侧身东望洞庭波。
明月楼
杨汉公
吴兴城阙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
莫干山
周庆云
参差楼阁起高岗,半为烟遮半树藏。
百道泉源飞瀑布,四周山色蘸幽篁。
“诗和远方本应走在一起”,“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也可以很好融合。本次研学是跟随上面三首诗歌作者的脚步探访湖州,请同学们根据你本次研学收获,完成下面研学任务卡。
“跟着诗人游湖州”研学任务卡
这次研学我们去的地方有哪些?
飞英塔 明月楼 莫干山
(一)你记得研学路上遇到的那些风景吗?参照示例,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任选《明月楼》《莫干山》其中一首)
示例:登临飞英塔的百尺高楼,俯瞰云中飞鸟,眺望秋日里浩瀚太湖,傍晚看夕阳西下,万家灯火。眺望太湖水面渔舟穿行,鸿雁蹁跹,漫山树木茂盛,金桔灿然,洞庭水烟波浩渺。
(二)研学归来,再读诗歌,你对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否有了更深的感悟呢?
请从三首诗歌中任选一首,结合诗歌内容,品析该诗的表现手法。
小贴士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一般可分为三类:
①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
③描写手法:衬托、虚实结合、先抑后扬、对比、动静结合等。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
月
【唐】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释】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远离亲人,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送魏二①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②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①魏二:人名,作者朋友。②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流入洞庭湖,合称潇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